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冬令進補小心越補越糟
文/魏妤庭 | 2012.12.01 (月刊)

立冬一過,就正式宣告冬天到來,黃帝內經說:「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意思是冬天若不好好進補,等到春天就容易染病上身。

不過,現代人營養普遍過剩,冬天拚命吃恐補過頭而上火。究竟哪些體質的人適合用藥膳進補?哪些人不宜進補?此外,冬天該怎麼吃才能補得健康?

藥膳屬溫陽 吃多恐上火

濕冷的冬天,尤其是寒流來襲時,食用薑母鴨、羊肉爐、十全大補湯等藥膳進補,不僅可以袪除寒冷,還兼具防病強身的效果。

不過,振興復健醫學中心中醫科主治醫師許毓芬指出,冬天進補用的藥膳多放溫陽(熱)藥材,吃多了會有口乾舌燥、嘴破、長痘痘等上火症狀,尤其是體質燥熱的人,更不宜吃藥膳。反之,體質偏涼的人多吃則可達袪寒功用。

因此,藥膳並非對每一個人都適合,進補前應先了解自己的體質,以免想吃補強身卻補過頭,造成上火的反效果。

了解體質才不會補錯

人的體質初步可區分為寒、熱、實、虛等四種類型,其中虛型又可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四種,而依據不同體質類型的症狀,用來進補的藥物也不同。

許毓芬舉例表示,體質偏寒的人到了冬天怕冷畏風,容易手腳冰冷,感到疲倦、臉色蒼白、腹瀉或軟便等症狀,所以適合吃加入當歸、肉桂、桂枝、黃耆、人參、薑、桂圓等較寒性的藥膳。而體質陰虛的人則可以吃加入麥冬、玉竹、百合或西洋參等較涼潤的藥膳,達到滋補不上火的效果。

不過,許毓芬表示,透過症狀雖能初步觀察自己的體質,但有些症狀不易區分,例如體質燥熱與陰虛症狀相似,皆會感到口乾舌燥,但成因卻大不相同。體熱者只需服用涼性藥材即可,陰虛則必須同時採清熱滋陰的藥材,才能達到治療效果。因此,建議最好請醫師診斷確認體質屬性後再進補比較好。

針對體質 添加屬性互補食材

此外,針對個人體質將食材添加在藥膳中,也能產生不同功效,許毓芬說,用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苦茶油代替麻油,或是多加些大白菜、蘿蔔、茼蒿等偏涼性的蔬菜,並避免喝過多燥熱、重口味的湯底,便能降低上火的機率。

除了食材外,許毓芬表示,喝菊花茶、綠豆湯、酸梅湯、山楂茶等去油解膩的飲品,也能達到清熱消脂、避免上火的作用,但記得不要添加太多糖,以免糖份加重口乾舌燥而失去清熱的效果。

罹患自體免疫、慢性病 不宜進補

至於哪些體質的人不適合進補?許毓芬表示,罹患紅斑性狼瘡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性疾病者和正在服用西藥的民眾都不宜進補。前者因為其發病原因是身體免疫系統過度亢進,反過來攻擊體內正常細胞,若食用具有促進免疫力功效的藥膳,會造成反效果;至於後者,許毓芬以抗凝血藥為例表示,這類藥品雖有預防腦中風或血栓的功能,但會導致凝血功能變差,而藥膳會促進血液循環,可能引發顱內不正常出血。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營養師林姿妤則表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痛風、腎臟病等慢性病患者進補,恐造成病情惡化。

林姿妤說,藥膳多會加入大量肉類、火鍋料、加工食品或調味料等多屬高油脂、高膽固醇及高鹽分的食材,食用過量.恐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病的風險。此外,加入藥材及各式食材不斷熬煮的湯,則會溶解出普林,痛風患者食用後會造成尿酸值上升,而用來提味或去腥味的酒則會抑制尿酸代謝,誘發痛風發作。

過多的肉或高鹽份製品,會增加腎臟負擔,加速腎臟病患腎功能惡化,而糖尿病患者若吃進過多高澱粉類食物,像是米血、芋頭等,則會使得血糖飆高難以控制。

調味少油鹹甜 多吃蔬菜、全穀類

至於一般民眾進補時應該注意甚麼,才能吃得健康又強身?許毓芬表示,藥膳進補應該以一星期一次為限,才不會補過頭,食材則應以白肉為主,包括雞、鴨等,避免選擇紅肉,例如豬、牛、羊等或高熱量的食材。

林姿妤則表示,傳統冬令進補多攝取過多油脂或蛋白質,導致飲食不均衡,因此建議選擇中、低脂肉類,並以糙米、薏仁、燕麥等全穀類取代白飯,另外,蔬菜、水果、豆類及全穀根莖類等食材,則有助於增加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攝取。

至於調味的部份則應該盡量少油、少鹽、少糖,這樣不僅能品嚐食材本身的鮮美滋味,也還可以減少身體負擔,降低慢性疾病罹患率。








編輯推薦
財產保險
同樣是保險 為什麼機車行沒考照 電信業卻要?
【本文重點】電信業者下月開始機動考保險證照,為的就是明年能銷售行動...
市場訊息
南山人壽:疫情催生國人健康風險意識 保險走入事前預防新觀念 外溢保單化身健康新體驗
南山人壽發現,對於近年來崛起、強調「超前部署」、「事前預防勝於事後理賠」概念的「外溢型保險商品」,民...
市場訊息
三商美邦人壽:一生承諾 守護美好未來 善盡企業價值
三商美邦人壽秉持「一句承諾一生的朋友」的品牌精神,長期參與各類社會公益關懷活動,包含關懷弱勢族群,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