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香港保險市場競爭 業者:限制少、稅負低是原因!
文/許伊婷|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7.03.27 (新聞)

一名曾在香港有五年資產財富管理經驗的保經業者表示,香港為金融中心,金融市場較開放,股票期貨基金檔數比較多,因此所核准的投資項目也較多,且資金可自由運用,台灣的限制較繁雜,而外資保險公司較重視國外投資,對於國外的投資也比較瞭解,且香港的保險業資金可以百分之百投資國外項目,因此儲蓄型保單宣告利率都能比台灣高。

另外,香港商品設計限制也比台灣寬鬆很多,以投資型保單來說,香港投資型保單所連結的基金,比台灣核准的基金檔數多出近一倍,選擇性較多,台灣不能連結避險基金,放空型ETF也不可,安聯人壽曾經上架過這樣的投資型保單,但後來被要求下架。

不過香港商品設計限制少,事實上有利有弊。趙子斌表示,限制少相對競爭大、產品多元,消費者不太能全都搞懂,且複雜度比較高,如果不是專業的投資人,在香港買投資型保單,肯定搞不清楚。

在傳統型保單方面,香港的生命經驗表更新速度比台灣快,生命經驗表愈新,平均餘命愈長,用以計算保費的死亡率就愈低,在同樣的架構下,香港保費會比台灣便宜。

此外,香港有161家保險公司,在這種競爭激烈的環境底下,消費者就是得利的一方,另外香港本身的稅賦也比台灣低,所以公司經營成本比台灣低。

不過,陳清源認為台灣法規應不是外資撤台的主因,且台灣法規逐年更新。隨著金融市場及社會環境的發展,國人對保險商品的需求日趨多元,金管會一直持續參考國際保險市場發展及了解保戶需求,並評估台灣保險業風險管理能力,在維護消費者權益原則之下,鼓勵保險業進行商品創新,設計符合保戶需求的多元保險商品,並健全各類新商品的相關法令規範,例如去年開放的實物給付型保險業務。

業者如認為法規有需要調整的部分,不論是本地還是外商,可直接向金管會提出。過去台灣保險業的改革,外商保險公司貢獻不少,大家一同努力讓台灣保險業有更好的未來。

 

 

精彩全文,詳見332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




編輯推薦
財產保險
酒駕身故獲賠強制車險理賠金 會被追回嗎?
三重古太太遇到的問題:我先生去(九十九)年六月騎機車與另一輛機車相撞不幸死亡。對方的機車沒有保...
健康醫療百科
一日一顆柑橘 也能讓你遠離醫生!
大家都知道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市場動態
親和力=語言能力 業務員操台語就能如虎添翼?
你會台語嗎?或許應該再這麼問:你的孩子會台語嗎?日前文化部舉辦公聽會促進語言多樣性發展,與會學者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