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在台灣,膀胱癌的發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根據國民健康署2013年統計,每年約有2000多名新個案發生,其中男性發生率較高,發生比例是女性的2.8倍,癌症發生率為男性排第9位,女性則排名16位,危機不容忽視。近來,有醫學研究發現新癌細胞調控機制,成為膀胱癌治療新曙光。
膀胱癌的初期症狀以血尿為主,有些病人則會出現頻尿、急尿或下腹部疼痛等狀況。早期治療以內視鏡刮除手術為主,由於膀胱癌的復發率很高,刮除手術後,還需以膀胱藥物灌注治療來降低復發率。對於較晚期的癌症,病人要以膀胱全切除手術再加上人工膀胱重建手術才有機會治癒。一旦發生轉移,病人則須另外接受化學治療。
早期膀胱癌治療的成功率可高達90%,但已有癌細胞轉移的病人5年存活率卻低於50%。目前,化療失敗的病人可以考慮使用2016年美國FDA最新核准的免疫治療藥物PD1或PD-L1抑制劑,但治療反應率也只有約15%。因此,晚期膀胱癌的治療仍有許多瓶頸待一一克服。
值得期待的是,在林口長庚醫院與國立新加坡癌症中心的合作研究中發現,KDM6A抑癌基因在膀胱癌細胞內的突變率高達38%。學者從體外的細胞學實驗中發現,KDM6A突變細胞在使用標靶藥物EZH2抑制劑GSK343後,細胞的生長明顯受到抑制,接著再做動物實驗後發現,實驗動物的腫瘤達一定大小後使用此抑制劑,第14天就發現腫瘤大小能有效抑制達24%,更在第16天達33%。
此研究團隊更進一步將實驗方式改以人源性腫瘤細胞異種移植(PDX)模型觀察抑制癌細胞效果,發現在使用抑制劑後第14天亦可觀察到腫瘤生長被抑制的現象。目前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科學轉譯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相信此新的醫療發現將能為膀胱癌的臨床治療提供新的方向,未來在合併藥物的使用上也有新的選擇。
|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2020保險業求才 起薪看板隨著金融科技潮流興起,以及台灣逐漸邁向超高齡社會,保險業愈來愈走向數位化、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未來... |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1年12月09日
農委會:南向冬遊首選─延平體驗糖鄉文化 楓港慢賞伯勞、... | 市場訊息 台灣人壽:推動「TOP A增員專案」深耕「建教合作」培育壽險明日之星在壽險事業的發展過程中,持續「增員」、引進新血,不斷擴展組織,是永續經營保險事業的不二法門,台灣人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