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高齡近100歲的張阿嬤,4年前開始出現排尿量變少的現象,且有疲倦、食慾不振、反應遲鈍等狀況,就診後發現患者血液中的肌酸酐濃度是3.1mg/dL,血紅素卻只有8.9g/dL,判斷是典型的「腎性貧血」。
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郭克林指出,醫學上對於腎性貧血的定義是「男性血色素值低於13g/dL、女性血色素值低於12g/dL。」腎性貧血的症狀不容易分辨,有些單純的腎病或是內科疾病也會有類似症狀,由於沒有特異性,所以經常被當成是老化現象,必須靠抽血檢驗才能確診。
「腎臟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是『釋放紅血球生成素,來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所以很多民眾不知道,腎臟功能衰退會造成『貧血』,這是一個相當重要,卻經常被忽略的問題。」郭克林補充,腎性貧血的病人,除了可能出現疲勞、嗜睡、食慾降低、運動能力減少、有時候上氣不接下氣等症狀以外,如果又合併有心臟功能不好的問題時,貧血還會加速心臟功能惡化;而心臟功能惡化後,又會加速腎功能惡化,必須針對貧血進行治療,才能打破此一惡性循環。心臟有四分之一的血是流入腎臟的,如果有全身性的尿毒症,也會攻擊心臟;腎臟如果不好,全身器官都會受到影響。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指出,慢性腎臟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貧血嚴重度與左心室肥大、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住院率及死亡率都有顯著相關。郭克林提醒,接受透析之慢性腎臟病患者,血紅素值不應小於9g/dL,當血紅素值介於9到10 g/dL 時,即可考慮使用「紅血球生成素」或其他輔助治療。
慢性腎臟病患可使用「紅血球生成素」及補充鐵劑等輔助性治療,郭克林表示,醫師在使用「紅血球生成素」前,會評估病患是否有其他造成貧血的問題,如是否缺鐵、缺B12、缺葉酸,或是有發炎感染、營養不良以及潛在血流失的現象等。」「紅血球生成素」不是治療貧血的唯一方法,務必找出真正原因,對症治療,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貧血是慢性腎臟病患的共病,不會自行好轉,但透過治療可幫助維持患者血色素的穩定。腎性貧血的治療目標是讓血紅素接近標準值,當維持在這個指標附近且穩定一段時間之後,就可以考慮逐漸減少紅血球生成素劑量,甚至停止施打,並評估是否需輔以其他治療方法。郭克林提醒,「第 3 期以上的慢性腎臟病患者,更要定期做血紅素監測,且越晚期的病患監測需更頻繁,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攜7-ELEVEN OPEN錢包可繳國壽網投保費國泰人壽與7-ELEVEN攜手合作,結合「OPEN錢包」為客戶提供輕鬆的投保體驗。即日起國壽數位平台... | 健康醫療百科 青春轉骨攻略 兩多兩少 一減一加「高人一等」是多數家長對子女的深切期盼,因此在接近青春期時,許多家長會有疑問「我的小孩開始發育了嗎?... | 市場訊息 台新金控:以信用卡儲存電子發票 台新銀行明年第一季獨家上線立法院在本月14日三讀通過「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加信用卡、金融卡等支付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