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巴金森氏症除就診神經科 更需精神科協助!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7.02.10 (新聞)
一般人對於「巴金森氏症」的既定印象總是:面無表情,駝著背、抖著手,肢體僵硬,踏著小碎步的老人,是中樞神經系統衰退所致,但巴金森氏症患者除了需要就診神經內科,更需要精神科的協助。
目前研究認為,巴金森氏症患者在動作障礙出現前,即疾病初期,會出現嗅覺減退或喪失、便秘與腸胃蠕動異常、姿位性低血壓、皮膚出油、流汗過多等症狀;此外,焦慮和憂鬱情緒也隨之而來,經常有栩栩如生的夢,甚至隨著夢境,出現大幅度的肢體動作,導致自己或枕邊人受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醫師張丰表示,此時,有少部分病人開始會因為嚴重的情緒或睡眠障礙而求醫。
隨著病程演進,神經系統的退化會逐漸擴及運動相關的中樞神經,產生顫抖、肢體僵硬、動作遲緩與走路不穩等狀況,多數病人在此時開始會前往神經科就診,另有些病人,在發展出運動障礙症狀後,會不知如何面對、接受疾病,開始感到焦慮不安,或導致嚴重憂鬱症狀。
此外,有少部分患者在病程中,會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症狀,在幻覺經驗中,又以「視幻覺」占大宗,病人多會描述看到具體的嬰兒、孩童或小動物,影像在一天內會重複短暫出現,經常在下午或晚上出現,病人常會誤以為看到「魔神仔」而不敢告訴家人或醫生;其次常見則會出現「聽幻覺」。
在妄想的部分,患者狀況則多為:懷疑配偶外遇、自己遭家人遺棄等。當患者受幻覺或妄想影響甚劇時,常會出現混亂或脫序行為,家屬往往會慌張,認為病人瘋了,覺得丟臉不敢告訴他人,把他藏在家中,導致延誤就醫。
張丰表示,巴金森氏症患者從早期常出現的情緒與睡眠障礙,到中後期出現運動障礙後的心理適應問題,進而產生幻覺與妄想等精神病症狀,都會大大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會增加治療的困難。因此,家屬應採取關懷接納的態度,及早就醫精神科,尋求專業協助。
| 編輯推薦 | ||
健康醫療百科 流感疫苗打了沒? 疾管署:首打族勿忘第二劑疾病管制署表示,我國今(2020)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整體使用率已接近九成;近日天氣漸漸轉涼,籲請家長儘... | 市場訊息 國泰世華銀行:上海嘉定支行今日正式開業營運國泰世華銀行上海嘉定支行於20日正式開業,該支行隸屬於上海分行,為國泰世華銀行在大陸地區設立的第三家... | 財產保險 全球得機瘟?保險業:純屬巧合
昨(24)日阿爾及利亞航空AH5017航班客機墜毀,機上116人已證實全數罹難,這是全球民航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