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近來新政府政策不斷出現髮夾彎,Uber就是其中一例,政府才剛態度強硬的要求Uber撤資,隔日隨即態度轉變表示會輔導合法,讓Uber大洗三溫暖,也讓產險公司霧裡看花,對於承作Uber國內保單暫持保留態度。
Uber成立2009年,至今已在全球上百城市提供手機叫車服務,不過在大部分國家仍面臨合法性和保險缺口的挑戰,而Uber於2013年進軍台灣,至今仍深陷這2大問題,且半點進展都沒有。
事實上,比起商業型態的定位,Uber造成的保險缺口更為迫切,由於Uber是以自用車從事營業行為,目前民眾普遍投保的強制險和商業汽車保險都可能被拒賠。
以強制車險來說,分為自用車費率和營業車費率,價差將近1倍,而依規定投保時,必須清楚告知車輛使用性質,否則保險公司可終止契約,而Uber駕駛大多投保自用車費率,一旦發生事故就可能引發爭議。
商業車險的影響範圍更大,由於共同保單條款明定「自用車從事營業行為不賠」,也就是無論車體險、第三人責任險等,Uber載客期間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一律可拒賠。
然而,Uber雖公開宣稱有向國際產險公司投保台灣區2,000萬元責任險,對安全疑慮掛保證,但Uber始終拿不出保單,根據本刊調查,Uber目前有提供保險保障的國家僅有美國和加拿大,分別向 James River 保險公司和 Intact Insurance 投保,至於號稱的國際保單則遍尋不著。
據瞭解,Uber其實已與國內幾家大型產險公司聯絡,希望能承作台灣區保單,但均遭到回絕,最主要的考量是,如果砸下成本開發保單,屆時主管機關宣布停止Uber營運,不是白忙一場?尤其政策頻頻出現髮夾彎,更讓國內產險業者不敢貿然行動,表示等確定合法再說。
不過,可預期未來產險公司在開發Uber保單時恐會遭遇阻礙,到底該用自用車費率,還是營業用車費率,由於Uber並非全日營業性質,加上2者差距極大,費率選擇上勢必會與Uber有一番角力。
編輯推薦 | ||
醫療、健康保險 今國際身心障礙者日 「他們的保險」話題火熱今(12/3)天是國際身心障礙者日,讓大眾一同關心身心障礙者問題,包括體面工作、尊嚴、權利等,在買保... | 健康醫療百科 <電視節目>專訪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李伯璋 健保這樣做 醫病能夠雙贏嗎?
健保,這個聞名國際的台灣福利,屢屢傳出將要破產的消息,今(2019)年還發生達文西手術詐欺健... | 市場訊息 國泰產險: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更安心 「疫定平安」專案 三大特色建構防疫保障國內新冠肺炎疫情5月中轉趨嚴峻,累計確診人數已逾1.5萬人,近期疫情雖有趨緩,但生活若要回歸正常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