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未成年指定受益人有效? 看看法官這樣解釋
文/朱家儒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6.05.27 (新聞)

一般來說,未成年人投保必須由法定代理人,也就是父母親同意,但若未成年人,未經過父母同意逕自投保,契約有效嗎?又如果有指定受益人也有效嗎?近日一起特殊的案例就引起此訴訟爭議,有趣的是,上下2級法官見解不一樣。

爭議的經過為,黃姓男子尚未成年就入伍服兵役,而國防部替黃男投保200萬元的意外險,並由黃男自己決定受益人,黃男遂指定父親為受益人。不久黃男車禍身故,保險公司給付黃父200萬保險金。

而保險金引起已離婚的黃母注意,黃母主張兒子指定受益人時還未成年,未經過法定代理人同意所以無效,受益人應為法定繼承人,也就是父母雙方,因此,200萬保險金應平分,保險公司應給付100萬保險金給自己。

不過,保險公司拒絕黃母的要求,而拒絕理由的依據可歸納為2條法律:

第一,《民法》第78條「限制行為能力人未得法定代理人允許,所為之單獨行為,無效。

第二,《民法》第77條「限制行為能力人為意思表示及受意思表示,應得法定代理人之允許。但純獲法律上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份、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此限。

保險公司認為,黃男雖然未成年,但投保和指定受益人的動作均為「純獲法律上利益」,因此相關約定仍有效,拒絕理賠黃母。

所謂「純獲法律上利益」簡單來說是指未成年人獲得的利益,不必承擔義務或責任,例如投保但不用繳保費,就屬於「純獲法律上利益」。

黃母理賠被拒不滿提告法院,一審時法官認為,未成年以自己為被保險人投保,為純獲法律上利益,契約有效,但指定受益人仍必須經法定代理人同意,因此,受益人的部分無效,保險公司須給付黃母100萬元保險金。

但保險公司不服上訴,二審法官意見大翻轉,認為黃男指定受益人並不須負擔任何義務和責任,僅僅是安排身故後的保險金,同樣屬於純獲法律上利益,因此判黃母敗訴,保險公司免賠,全案定讞。(105年保險上易字第2號)




編輯推薦
調查&排名
全國最佳壽險公司知名度排行榜
產品或企業本身的知名度對消費者信心與購買意願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就如同參與選舉的候選人若是沒沒無聞,想...
市場訊息
國健署:「戒菸金句」徵選活動開跑 戒菸抽好禮
忙碌的生活,壓的您喘不過氣,只能靠吸菸紓解壓力嗎?衛生福利部發布的109年國人十大死因都與吸菸有關,...
市場動態
意外險不賠 好意外?
一名裝潢工人,一手提著電扇、另一手抱著木料,爬上樓梯準備工作突然跌倒,左胸撞擊電風扇馬達突起處,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