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壓力殺人
文/方雪俐 | 2012.09.01 (月刊)

每天翻開報紙,自殺、殺人可能是最常看到的社會新聞,發生的原因雖然很複雜,但不論是為情、為財、為色、為仇,也大多與壓力作祟有關。

任何身份的人都有與角色扮演有關的壓力,例如學生有課業與考試的壓力、業務員有業績與增員的壓力、上班族有人際關係與升遷考核的壓力、老闆有經營與管理的壓力等等。但是這些都算正常正面的壓力,雖然可能讓人緊張焦慮、頭痛、失眠、胃痛或腹瀉,但還不致於造成毀滅性的傷害,而且在壓力紓解後大多可以改善或復原。

不過如果壓力飆破忍受的極限,包括憂鬱、絕望、重病甚至失去生存意志等都有可能發生。最近的一則不幸事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父親節當天,一位以研究抗老蛋白質聞名的台大林姓醫師在台大醫學院研究室自殺,留下三個小孩和同樣是台大醫師的太太。若以外人角度來看這位醫師的客觀條件,很難理解為甚麼他會選擇以自殺結束自己才三十八年的生命。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分子遺傳學博士、現任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醫師與台大醫學院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助理教授,今年二月才因他所參與的抗老化基因研究團隊登上全球三大醫學期刊Nature(自然),而被視為醫界明日之星。但是這樣的傑出成就並沒有讓致力於找出長壽因子的他找到生命的出口,反而用肌肉鬆弛劑和鎮定劑終結生命。

這個讓林醫師的同事和學生震驚不解的惡耗,雖然還有待解剖找出死因,但從報載林太太對警方說,「他對工作要求很高,疑因工作壓力過大想不開,用藥過量致死」或許可以找到答案。而因為肌肉鬆弛劑和鎮定劑都是管制藥品,卻在林醫師的研究室地上發現空瓶與針頭,也引發部份人士質疑,這些藥品是否已經變成部份醫師或研究人員公開的「紓壓劑」。

如果連醫師都需要注射紓壓劑,那麼一般人可能更不知道如何健康地處理壓力問題。然而生活中的挫敗經驗、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太大、社會變遷太快導致傳統價值無所適從、生活過度表面化或技術化以致失掉自我、過度追求物質或功利以致忽略精神層面的需求等等,都是現代人的壓力源,找到對自己最有效的健康紓壓法,才能戰勝負面壓力。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管理未來,由你領航』 富邦人壽管理博碩士論文獎徵件開跑 百萬獎金挺學術研究 打造管理人才躍升起點
隨著AI、大數據與ESG永續議題深度影響各行各業的發展,企業對具備「跨領域」、「永續視野」與「數據素...
醫療、健康保險
家有老小 長照、儲蓄不能少
76萬失能人口 孩童2萬、青壯年26萬、老人48萬 2015年全台失能人口約76萬人,其中65...
調查&排名
【2017壽險保費收入】壽險業日進九十四億元 保障型有待加強
雖然去年初年度保費收入衰退○.八%,但總壽險業保費收入達三.四二兆元,相較去年三.一三兆元,成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