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投資理財
二位媽媽現身說法 破解持家煩惱五大招
文/鄭慧菁 | 2012.05.01 (月刊)

不論是職業婦女或家庭主婦,持家的煩惱已由柴米油鹽醬醋茶,張羅三餐溫飽,擴大到子女教養、退休規劃。

本刊專訪二位職業媽媽,從各自的煩惱找到破解難題的方法,她們都是運用所得分配,在小孩還沒獨立時,就規劃好教育經費及做好自己或另一半的退休計劃。

雖然手頭的資金有限,只要釐清生活必要的支出項目,及早規劃、編列預算,並且有紀律的執行,絕不任意挪用,就能在既定的軌道上逐步前進,不怕捉襟見肘。

【單親媽媽─陳淑琚】

貧窮是最好的禮物

一位單親媽媽,獨自扶養三名仍在就學的女兒,這個畫面可以是很灑狗血的淒涼,也可以像陳淑琚一樣,全家人都展現開朗、自信。

「問題的本身只有一個,但面對的態度可以有很多個」。十四年前,小女兒才一歲的時候,陳淑琚就與丈夫離異,當時大女兒就讀國小、二女兒唸幼稚園。辛苦拉拔小孩長大的她,悟出了這層道理。

單親媽媽 狠下心讓小孩獨立

獨自扶養小孩的煩惱,絕對不少於夫妻之間的爭吵。當感冒大流行的時候,陳淑琚曾在一天當中分別接到三個女兒學校打來的電話,為了接送女兒們看病而疲於奔命。

也曾經為了上班賺錢,讓年幼的小女兒獨自坐公車上學差點迷了路。當女兒在無助時大哭,陳淑琚雖然不捨,為了生計,迫於無奈,只能心一橫,逼她們早點獨立。

從心酸到欣慰

每次聽到孩子們為了學習超過年齡的事物而受挫,陳淑琚不敢柔聲安慰,反而故作嚴厲,要女兒們拿出負責任的態度,自己則是暗地躲在被窩裡,暗地裡心酸哭泣。

「我常想自己是不是太狠心。」陳淑琚總擔心自己的殘忍會造成女兒個性偏差,直到某天大女兒突然跑來告訴她,小妹生病了需要看醫生,當時天色已晚,陳淑琚用網路幫老么掛了號,老大就自告奮勇要帶妹妺去看病。陳淑琚才知道女兒長大了,不但會照顧自己,還懂得留心家人健康。就連小女兒因為愛漂亮穿耳洞,卻不慎發炎、潰爛,又不敢告訴媽媽,也是在老大的提醒及陪伴下去看醫生。

見到女兒愈來愈懂事、貼心,陳淑琚的心酸終於換來欣慰。

存不動產 省房租

一家四口單靠一分薪水,如果沒有妥善的財務分配,可能隨時都要喝西北風,還好在金融保險業服務的陳淑琚,對理財很有一套。

深知如果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每月房屋支出將是家庭最龐大的一筆開銷,因此陳淑琚在剛組織家庭時,就努力省吃儉用陸續買下二間公寓,現在一間自住、一間出租,雖然有些貸款,但租金收入已足夠支付房貸。就像訓練孩子獨立一樣,她也要房子「自己養自己」。

等房貸繳清,租金就成為薪資以外的另一項收入,也幫助她完成提早退休的夢想。

收入三等分 儲蓄絕不動用

解決了租屋支出,陳淑琚將每月收入畫分為三等分,三分之一用於生活開銷、三分之一是孩子的學雜費,另外三分之一強迫儲蓄,做為日後退休之用。

陳淑琚計劃在五十五歲退休,為了避免破壞未來的計劃,她把存下來的錢視為已經花掉的費用,當作不存在,告誡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去動用這筆錢。

她也建立孩子為自己負責的金錢觀,例如告訴孩子,在她們求學階段中,所有的花費媽媽只付一次,如果某個學科被當了,或東西遺失了,額外發生的費用就要自己想辦法。

有一次大女兒搞丟了剛買回來的手機,為了重新購買,攤提了一年的零用錢,那一段勒緊褲袋的日子,讓她見識到媽媽說到做到的鐵腕,也對自己更有責任感。

紅包、零用錢 為孩子存「股」本

從小孩一出生,陳淑琚就為她們分別開立帳戶,把所有的紅包及零用錢存下來,等累績到一定金額就申購有固定配股息的股票,因為這類有穩定報酬的股票股價通常不低,想要買一張股票(一千股)必定所費不貲,所以陳淑琚都幫孩子們買零股,一點一滴存下來,多年後也小有積蓄。

這筆錢是出國留學或創業基金,在大學畢業前絕不動用。

理財教育 小女兒做退休夢

雖然陳淑琚的原則不可動搖,但全家人的感情卻沒有距離,女兒們不但會撒嬌,更會對媽媽說「我愛你」,甜蜜的互動間,也有許多溫馨的笑話。

因為從小建立孩子們財務觀念,耳濡目染下,對退休生活似懂非懂的老三,有天賴床不想上學,陳淑琚叫她別再耍賴,沒想到老三天真的說「媽媽,我戶頭裡有好多股票,已經可以退休,不必再上學了」。

陳淑琚聽了大笑不已,也乘機告訴她退休該如何盤算,現存的股票才價值多少,在達成目標前,還是得按部就班認真生活。在認清事實後,小女兒才乖乖的背起書包上學去。

醫療險愈來愈貴 運動健身、盡量少生病

有好的身體才能享受優質的退休生活,為了不成為孩子的負擔,陳淑琚除了購買基本的壽險保障,也時常運動健身,鍛鍊強健體魄。因為年輕時沒有趁早規劃醫療險,現在想買或許也買不到,好在目前身體健康,陳淑琚說只要好好保養,盡量減少生病的機會,就不會成為孩子們的負擔。

目前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教養子女的陳淑琚,最嚮往的就是接近大自然,平時只要有空就和三五好友爬爬山,退休後希望能回苗栗山上種菜,每天喝自己栽種的現打果汁,吃親手澆灌的各式蔬菜,就是陳淑琚覺得最幸福的事。

雖然經濟並不寬裕,陳淑琚憑著有紀律的財務規劃讓一家人衣食無缺,該有的休閒生活、零用花費一點不比別人少。

貧窮是最好的禮物,它讓孩子學會理財,「有什麼樣的財富,就過什麼樣的生活,這是自己可以調整的」,她說。

【三明治媽媽─林琬淳

圓夢不必趁現在

上有公婆、父親,又育有一女的林琬淳,因為負擔太重,和先生結縭十年,始終沒敢生第二胎。

房貸月付三萬 想方設法撙節開銷

婚後第一年即懷孕,每月固定開銷就要八、九萬,就算夫妻倆都在上班,生活依舊吃緊。結婚初期,為了節省租屋開銷,林琬淳先跟公婆同住四、五年,每天和先生從中壢通勤至台北上班,等攢到一點積蓄,才在台北買下第一間屬於自己的家,但房貸支出一個月將近三萬元,成為不小的開銷。

曾經是電視台文字記者的林琬淳,先生是同台的攝影記者,二人收入都很不錯,但工時長又要輪班,很難兼顧家庭與事業。所以林琬淳轉換跑道至正常上下班的公司,雖然收入不如之前豐厚,但至少能夠分擔公婆幫忙照顧女兒的壓力,自己也有時間可以多陪女兒。

孝養長輩 每月零用錢一萬五~二萬 需額外提撥醫療基金

林琬淳是標準的三明治媽媽,除了上有公婆,還有一位年邁的父親,雖然爸爸的生活費有姐姐一同分擔,每月給三位老人家的生活費仍接近二萬元,即便後來搬到台北自住也不曾間斷。

加上老人家生病機率高,年前公公就裝了心臟節律器需自費三萬元,往後每隔數年就必須更換一次,成為固定支出,因此還要額外提撥醫療基金,以防突如其來的醫療費用排擠到原有預算。

和公婆同住,免不了相處上的摩擦,除了固定開銷,心情壓力也不小。每當被婆婆數落,林琬淳都選擇隱忍、退讓,不讓丈夫為難,還好先生能妥善扮演中間人的角色,居中協調、傾聽、懂她的委屈,二人感情始終和樂、相互扶持,為共同的目標努力前進。

家庭總支出 每月八、九萬

女兒目前就讀小學二年級,因為常有半天的課程,下課後必須上安親班,每月就要多出一萬元的支出。

其他包括水電瓦斯等家用、菜錢、交通費、各人零用金、保險費、房貸、信用卡費、提撥年度各項稅賦等,每月開銷林林總總加起來就要八、九萬元,但是為了退休打算,每月還是硬擠出一.五萬元做為存款。

想到未來女兒就讀高中、大學的學雜費又要三級跳,如果不想辦法降低支出,終究會入不敷出。林琬淳有張預定利率六%的儲蓄險,再過二年到期就可整筆領回,預計拿去還掉一部份房貸本金,這樣每月的房貸支出可以由三萬元減為一.五萬元,對改善家庭支出很有幫肋。

儲蓄險不解約 派上用場

當手頭吃緊時,林琬淳對於是否繼續繳這張儲蓄險曾經很猶豫,也曾動過解約的念頭,不過因為市面上再也買不到利率這麼高的保單,所以一直咬牙苦撐,現在證明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

存紅包、撥年終獎金 為女兒累積教育基金

為了幫女兒存教育基金,林琬淳將女兒的每一筆紅包都存在帳戶裡,此外,每年的年終獎金也提撥一半入教育基金帳戶,多年下來,已有二十萬積蓄。

未來林琬淳會循同樣模式為女兒存錢並持續累積,到十八歲之後才能動用,到時就不必為女兒的教育費用發愁。

工作中肯定自我 圓夢不必趁現在

林琬淳選擇做家庭、工作兩頭燒的職業婦女,除了減輕經濟負擔,另一部分原因是能夠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心中若有什麼未完成的夢想,就等待女兒長大再來完成吧!」她說。

林琬淳一直想要旅居法國,但是就目前的經濟重擔來說,實在不可能達成。她開玩笑說,希望有一天女兒能到法國留學,這樣她就可以去伴讀當老媽子,一了法國夢。雖然只是一句玩笑話,卻不難看出女性為了家庭放棄夢想的遺憾。

平凡中見偉大

成就家人事大、自我實現事小。林琬淳選擇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陳淑琚期待退休後過田園生活,為了家人放棄夢想,是平凡媽媽們的偉大。

五月就是母親節了,為家庭勞心、勞力的媽媽們,常常為了家庭大計仔細盤算,不但要兼顧生活品質,又不能超支預算。這二位媽媽現身說法,提供給現代婦女的正是持家思考的新方向。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博智取南山 金管會不准
八月三十一日下午一點半,國內外各大媒體齊聚經濟部會議室,等待撼動美國紐約、香港、台灣三地金融圈...
市場訊息
國泰產險:推出第二波防疫保單 防疫險與疫苗險雙重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確診病例超過億人,國內累計確診人數已逾1.4萬人。疫情影響所及,也讓國人風險轉...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聖誕公益 南北幸福傳遞 點亮全台 讓愛發光
平安夜敲響新光愛的鈴聲,新光金控暨子公司新光人壽、新光銀行、新光投信、元富證券及新光金保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