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小陳是保險公司的主管,四年前曾經接受器官移植,並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去年他考上某大學EMBA班,參加學生團體保險時,並未遭到保險公司刁難。沒想到,今年初他向任職的保險公司投保團體傷害險,卻因領有身心障礙手冊遭到拒保。同樣是團體傷害險,卻有兩套不同的核保標準,讓他感到相當不解。
小陳遇到的情況,恐怕是很多身心障礙者曾經有過的經驗。對一般人而言,買保險通常只是預算夠不夠的問題,但是對多數身心障礙者來說,投保壽險、傷害險及健康險,被保險公司拒保或加費幾乎是必然的結果。即便承保,保額也比一般人低得多。
以重度視覺障礙為例,核保時大多被歸類為雙眼失明,壽險保額最高以一○○萬元為限,且須加收保費,以及將視覺障礙造成的死亡或殘廢排除在保障範圍外,至於健康與傷害險則拒保。此外,聽力損害程度較嚴重者,傷害險保額也只能買到一○○萬元。而智能障礙、失智症、自閉症與慢性精神病患者,保險公司幾乎一律拒保。
加費、拒保 精算數據何在?
為了避免心智障礙者成為詐領保險金的工具,保險法第一○七條規定精神障礙及心智缺陷者的死亡給付以喪葬費用為限,且保額不得高於遺產稅喪葬費扣除額的一半(目前為五十五萬元),至於其他類別的身心障礙者,則由保險公司自行核保。不過,實務上可以發現,不管是不是心智障礙者,只要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無論投保壽險、傷害險或健康險都困難重重。
商業保險基於對價原則及風險控管,對危險程度較高的被保險人加費、拒保,或限制保額及承保範圍,本來無可厚非。不過,身心障礙的類別多達十幾種,每個類別又有輕、中、重度,或極重度等差異,保險公司是否有足夠的統計及精算資料,作為加收保費或拒絕承保的依據,備受身心障礙團體質疑。
核保涉歧視 金管會要罰
事實上,財政部保險司(金管會保險局前身)早在民國八十九年就發布「人壽保險業承保身心障礙者注意事項」,要求壽險公司對殘障者核保時,應依照一般核保規則,對被保險人的體況、職業風險、財務狀況等因素進行評估。此外,還要求壽險公司建立承保殘障者的經驗統計資料,作為日後修正承保標準的依據。
今(一○一)年三月,保險局進一步修改「保險業招攬及核保理賠辦法」,規定保險公司不能只因為被保險人是身心障礙者而有不公平待遇,若要加費或拒保,必須拿出精算依據,如果違反規定,可處六十萬~三百萬元罰鍰。
精算數據拿不出 業者打混仗
理論上,壽險公司若從八十九年著手建立統計資料,十多年來應可累計不少核保及理賠經驗,不但不用擔心違反保險局的規定,還可以把相關數據交給精算部門,設計身心障礙者的專屬保單。
不過實際上,壽險公司對身心障礙市場卻表現得十分消極。根據金管會九十九年委託保險業務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進行的「身心障礙者投保相關法令與實務問題之檢討」研究報告指出,國內十一家壽險公司坦承,因承保身心障礙者的契約數量有限,至今尚未進行任何經驗分析,對各類身心障礙者也沒有辦法拿出精算統計資料。
「建置身心障礙者的生命表需要五~十年,但壽險公司都在打混仗,過了十多年還是拿不出任何精算數據。」一位曾經在本土壽險公司擔任核保主管的保險系教授感慨的說,「身心障礙者的核保標準是否公平,其實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身心障礙者 出險機率未必較高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在九十九年做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指出,肢體障礙者待在家中的時間較長,暴露於風險中的機會比一般人來得低,在發生肢體障礙之後的十五到五十年間,存活率幾乎與一般人無異,其中,輕度肢障者的平均餘命甚至高於國人平均值。
除了肢體障礙者之外,聽障者也有相同的困擾。擔任國小教師長達二十一年的聽障人協會理事長謝素分,去年參加學校的團體傷害險時,因聽力損失達九十分貝以上,遭到保險公司拒保。
謝素分不服氣的說,「我的個人險買了快二十年,至今只因子宮肌瘤申請過一次醫療保險金,出險機率不比一般保戶高,保險公司怎麼可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只憑聽損程度就決定拒保!」
無故拒保 恐違反基本人權
殘障聯盟秘書長王幼玲表示,許多雇主都會替員工加保團體保險,轉嫁職業傷害的賠償風險,如果保險公司無故拒保身心障礙員工,雇主在聘用時會有更多的顧忌,對於原本就很不容易找到工作的身心障礙者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此外,王幼玲指出,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二十五條「禁止在提供醫療險和國家法律允許的人壽保險方面歧視身心障礙者。」已是國際共通的人權思維。
我國在九十八年宣布將聯合國二項人權公約生效成為國內法,就是希望台灣人權保障的水準能夠跟上國際腳步,然而,保險業卻反其道而行,以不合理的核保標準將身心障礙者拒於門外,這種涉及違背基本人權的作法,讓人覺得格外諷刺。
核保鬆緊 須視障礙類別
對於身心障礙者的反彈聲浪,保險業者也有話要說,一位產險公司核保部門主管表示,實務上的確有許多身心障礙者被當作人頭保戶詐保的案例,為了避免道德危險,保險公司必須訂出一套核保機制,絕非無故加費或拒保。
這名主管指出,只要被保險人是輕度身心障礙者,且和要保人之間具有保險利益,則保額二○○萬元以內的傷害險,業者一般都願意承保。
一名壽險公司核保人員表示,肢體障礙者與心智障礙者的風險程度不同,以肢障者來說,長期使用枴杖和輪椅,可能影響脊椎或心肺功能,被拒保的機率較高,若是輕度肢體障礙者,保險公司的核保標準通常與一般人無異。
防癌、年金 心智障礙者僅存保障
至於心智障礙者,由於保險詐欺時有所聞,該名核保人員表示,壽險、醫療險及傷害險的核保的確會比較保守。不過,防癌險及年金險皆可比照一般程序核保。家長若擔心將來沒有辦法照顧心智障礙子女,不妨以自己為被保險人,再透過保險金信託提供子女生活保障。
編輯推薦 | ||
健康醫療百科 眼睛癢狂揉,小心角膜潰爛
每年3~5月是花季,也是過敏性結膜炎的好發時期,帶有過敏體質的人遇到花粉、灰塵,黴菌等過敏源,... | 健康醫療百科 【出刊搶先看】放棄插管?搶救新冠重症的生死難題台灣新冠確診突然暴增,重症患者占比高達三成,不願插管放棄治療的新聞亦時有耳聞,雖然當下的決定令家屬不... | 財經時勢 薪資費用減除與長照扣除額 明年開始生效立法院於今(2019)年三讀通過所得稅法修正,分別納入了薪資費用減除,以及長期照護特別扣除額的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