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以房養老上路了!三月一日起,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等五都,只要是六十五歲以上、無繼承人的長者,自有房產不超過各縣市中低收入戶不動產的公告現值,都可向政府提出申請。
以房養老既能保留房屋居住權,又能將資產活化變現成為穩定的生活費來源,但是與美、英、澳、法等以房養老行之有年的國家不同的是,台灣是從社會救助的角度思考,因此擁有不動產的公告現值上限,不得超過「社會救助法」所規定的中低收入戶標準。
以今(二○一三)年度為例,台北市中低收入戶不動產公告現值上限是七一○萬元、新北市為四八八萬元,台灣省及台中、台南、高雄等三都是四五○萬元。因此自有不動產價值較高的民眾,就無法透過「存」不動產的方式,變現為退休後的生活費。
這種「類年金」的制度,理論上「本金」愈高,可換取的「年金」愈多。但是在限制不動產價值的情況下,不但使符合條件的民眾無法獲得充裕的生活費,也讓較有價值的不動產少了一個活化管道。
不僅如此,這項為全台二六○萬六十五歲以上居民設計的養老政策,開辦初期只有一百個名額,占比只有千分之三.八。也就是每一千名六十五歲長者,只有三.八位有機會用自己的不動產養老,相較於台灣自有房屋率高達八成,比例實在微乎其微。
政府的老年安養政策跟不上人口老化的腳步,台灣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比例已突破十一%,但目前所有安養政策都集中在需要長期看護或低收入戶長者身上,顯然是希望健康又有錢的長者,能夠把自己照顧好。
退休規劃著重在長期資金的累積,定存、股票、基金都能達到累積資金的效果,但卻無一能夠確保資金可以源源不絕用到最後一天。
根據國際金融機構的調查,正在做退休規劃的亞洲人,有大約三分之一尚未完成退休準備,因為他們在有突發危機時都可能動用退休準備金。因此政府政策,無論各類社會保險或三月才開辦的以房養老,都是以年金方式定期給付,就是為了確保老年生活不斷炊。
除了年金保險之外,具有年金給付設計的「養老險」,也能將長期累積的資金以定期方式給付給保戶,而其高於定存利率的條件,更能提早達成自己的退休目的。
健康又有錢的長者,與其苦等政府擴大以房養老試用範圍,不如為自己做好養老規劃「卡實在」。
編輯推薦 | ||
市場動態 業者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金管會今(97)年1月17日通過「財產保險業經營傷害保險及健康保險業務管理辦法」,產險業引頸期... | 市場訊息 南山產物:梅姬颱風即將來台 提前啟動應變機制 提醒您做好防颱準備中央氣象局已發布中颱梅姬的海上、陸上警報,且預測全台灣都會壟罩在暴風圈中,民眾人身和財產安全將再次受... | 財經時勢 民團籲放「顧老假」 勞動部:錢從哪裡來?國內在家庭照顧方面有家庭照顧假,但需併入事假,在育嬰方面則有育嬰假;民間團體希望建立「顧老假」來照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