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逆景氣循環」喊卡 台股年底賣壓大增
文/朱家儒 | 2015.11.30 (新聞)

為減輕保險公司在結算RBC時的賣股壓力,壽險公會上(10)月底向金管會提案,台股投資的部份採用「逆景氣循環機制」,並送保發中心研議,據瞭解保發中心已向金管會表示建議暫不採用此機制,台股投資風險仍維持半年均價計算。

為有利壽險公司於台股低點時進場加碼,及減輕增資壓力,上(10)月底壽險公會向金管會提案,將現行以半年均價計算的台股投資風險,改採以3年平均每月均價作為基準,只要台股指數低於基準,風險係數就可減碼,反之則加碼,現行台股投資風險係數為0.2411,而以目前台股指數計算,基準約為8,600點。

壽險公會理事長許舒博曾對此公開表示調整風險係數的迫切性,台股已跌破8,400點,部份保險公司將面臨RBC低於250%,甚至逼近200%的壓力,若再納入年底美國升息、外資撤離的疑慮,保險公司勢必會掀起一波台股出售潮,使台股賣壓大增。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認為,若採用「逆景氣循環機制」,在股市下跌時,保險公司不但不用被迫賣股,還可以加碼撐盤。

但有學者認為,台股投資波動是保險公司主要的風險,而一旦投資台股風險計算採用逆景氣循環,等於解除保險公司在增資壓力上的枷鎖,因此,此機制相當程度等同「永不增資條款」。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張士傑也認為,逆景氣循環機制並非不可行,但主管機關須要思考,用3年平均均價是否足以反應當前的風險,此外,台股風險計算方式變動頻繁,是否符合監理的一至性?他指出,RBC的計算仍應回歸衡量保險公司清償能力的本質。

媒體揭露,保發中心研議後認為,以國外來說,逆景氣循環機制還包括股票直接反應市價,若要採用不能只用一半,此外,現行以半年均價計算的方式,也已具備景氣調節的效果,因此決定暫不調整,相關決定金管會預計在本周公佈。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康健人壽:「鍾愛意生」專案 千元保費享最高1,200萬保障 年輕人與中壯族必備高CP值保險
意外總是難以預料,衛生福利部107年死因統計顯示 ,意外事故為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六位,在25...
市場訊息
酸、甜、苦、辣保險路
過了五小時,護士拿來一張放棄急救同意書,平常鎮定的弟弟握緊手中的筆遲遲無法簽下,此時的我不知是不是母...
市場訊息
合庫人壽:支持年輕學子在地文創 創意打造合庫年獸 為壽險業開創新CSR模式
有別於過往與同業的CSR模式,合庫人壽秉持創新創意精神,結合產學設計專家舉辦全國大專院校「合庫人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