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財產保險
離職主管竊密損失逾120億元 無險可賠
文/江星翰 | 2015.11.25 (新聞)
每年營收數十億元的國內石化大廠,驚傳陳姓離職主管受到年薪400萬元及盈餘10%的高薪利誘,竊取11萬筆機密資料,離職後化名投效中國,在雲南某化工廠擔任總工程師職務。經檢方調查屬實,趁其返台期間,以違反背信罪和《營業秘密法》等罪嫌提起公訴,裁定羈押。
陳嫌離職前,利用職務之便,在夜間下載公司極機密資料,內容含有生產乳膠產品技術規格書及員工教育訓練教材等營業秘密資料,再將公司和產品名稱修改後,提供中國同業使用。檢方初步估計,陳嫌洩密案,造成該公司每年營業損失超過8億元,由於該公司技術領先同業,依技術可繼續販售15年計算,累計損失超過120億元。
無獨有偶,上(10)月另一間石化大廠也發生洩密案,陳姓總經理同夥5名員工,以10~19萬元不等金額,誘使下屬竊取且重製營業機密資料,企圖在台灣與中國兩地自立公司,若陳嫌等人竊密得逞,恐損年營收百億元。
國內知名石化大廠接連傳出洩密案,技術外流導致公司營收損失,甚至削弱台灣石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是否能以保險轉嫁風險?
「員工誠實保證保險」僅限轉嫁員工不誠實行為造成的有形財務損失,如貨幣、票據、有價證券等有形財產,竊取產品技術規格書和員工教育訓練教材相關營業秘密資料為電子檔,且造成公司損失,不屬於有形財務損失,無法啟動保單理賠條件。
另外,「商業犯罪保險」將機密資料列為除外不保項目,產險業者表示,轉嫁企業風險的保單多賠直接損失,營業秘密、商標、專利、或著作權都屬間接損失,皆不予理賠;再者,機密資料價值性難以估算,若要衡量價值恐又落入主觀爭議。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5年01月02日
勞動部:事業單位應將員工113年度自願提繳退休金金額 ... | 財經時勢 首張10年期「建商險」上市 購屋踩雷免驚!產險保單再創新,保險局本月核准美商安達產物「不動產開發商責任保險」,首開國內第一張10年期產險保單先... | 市場訊息 三商美邦人壽:消費者心中所選 蟬聯「保險品質獎」四獎項肯定
自1994年開始執行「最佳壽險公司排行榜調查」,調查消費者心中所屬的壽險公司,今(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