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一名在超商打工的少女,年僅十八歲,每天工作超過十小時以上,某日與友人去看電影,卻突然昏倒,緊急送醫救治後,仍因缺血性腦中風導致半身癱瘓,經過數月復健治療,不到半年又復發,只能靠輪椅代步……。
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去(二○一四)年國人十大死因以慢性疾病為主,死亡率排名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肝病與肝硬化,以及腎炎、腎病症候群與腎病變。其實,慢性疾病不僅奪走許多的性命,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殘廢,「沒死卻只剩半條命」。
每七.三戶 就有一戶有身心障礙者
去年身心障礙者超過一一四萬人,以台灣八三八萬戶家庭計算,平均每七.三戶就有一戶有身心障礙人口,而致殘成因以疾病超過六十五萬五千人最多,約占五七.四%,是意外和交通事故十萬九千人的六倍,足足超出將近五倍。
此外,身心障礙有不同類別,最為常見的是肢體障礙,高達三十七萬八千多人,其次是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聽覺機能障礙、慢性精神病患、多重障礙及智能障礙,都在十萬人以上,而每種障礙類別可再細分為極重度、重度、中度及輕度。
從醫療或保險理賠經驗來看,腦血管疾病是導致成年人殘障的主要原因,其中號稱「閃靈殺手」的腦中風,除了可能造成急性死亡外,癱瘓、遺留語言障礙等的致殘率也很高;糖尿病最怕產生併發症,主要表現在全身微循環的障礙,可能發生於心臟血管、腦血管、眼部視網膜、四肢周邊血管及腎臟,也可能引起神經病變,常見的致殘狀況如失明、尿毒洗腎、截肢等;而惡性腫瘤(癌症)隨著不同的發生部位,也可能造成不同的殘廢狀況,例如重要臟器的肝臟切除、腎臟摘除等。
不論腦中風、糖尿病或癌症的發生,都有愈來愈年輕化的趨勢,主要與國人的飲食生活型態密切相關;換言之,只要建立正確的飲食、運動及生活習慣,自然能避免這些疾病找上門,若能及早養成好的習慣,即使年紀大了,也較能遠離三高和重大疾病的威脅。
腦中風年增三萬人 近六成導致不同程度殘廢
中風主要分為缺血性腦中風和出血性腦中風,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新增三萬個腦中風病例,其中一萬七千人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殘障,而四十五歲以下的年輕型腦中風,以前僅占所有腦中風的一〜二%,近幾年已經升高至十%,成長速度驚人。
振興醫院中風中心主任、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尹居浩表示,血管硬化是腦中風的主要成因,除了與年紀、性別、遺傳(家族史)有關外,最常見的還是三高和生活型態問題,其中高血壓占七~八成、糖尿病(高血糖症)和膽固醇(高血脂症)則占四~五成,其他如飲食不正常、抽菸、過度飲酒、肥胖、過勞、長期熬夜、壓力等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約七成八的腦中風是找得到原因的,一旦察覺中風警訊,及早就醫檢查,都可以做到很好的預防。」尹居浩說。
「相較於缺血性腦中風,出血性腦中風更容易導致殘廢,而且不容易改善或回復正常生活。」尹居浩指出,腦中風患者造成終身殘障,需要他人照顧;或中度殘障,生活部分依賴他人;或輕度功能障礙,可以回歸社會和自我生活照顧,比例約各占三分之一。
腦中風耗費健保醫療資源排名前三大,也對家庭社會帶來極大衝擊;據統計,約五成的腦中風患者在一年內會再中風,或因衍生其他疾病而必須住院治療。
因此,健保署自去年一月起開始試辦「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計畫」,主要針對中度殘障的腦中風患者,在急性期後提供四十二~八十四天的住院服務,給予積極的復健治療和疾病管理,以減輕其日後的殘障等級,並協助盡量回復正常生活。
糖尿病年增近二萬 平均十五年出現腎臟病變
糖尿病是一種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功能減低的新陳代謝疾病,台北榮總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石光中表示,台灣的糖尿病患者約有一百六十萬人,不自覺但已是糖尿病患者多達三十至四十萬人,每年新診斷糖尿病患者則約有二到三萬人。
糖尿病的危險因子,除了遺傳占重要因素外,年齡愈大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愈高,但隨著飲食過度豐盛或不正常,加上缺乏運動,肥胖人口愈來愈多,糖尿病患者也愈來愈年輕化,而且年輕人罹患第2型糖尿病已多於第1型糖尿病。
此外,女性糖尿病患者較男性多,石光中指出,女性過五十歲或更年期後,失去賀爾蒙的保護機制、體脂肪重新分配,因而也提高罹患糖尿病的機率。
糖尿病有小血管和大血管併發症。小血管併發症包括視網膜、腎臟和神經病變,在台灣失明和洗腎人口中,有一半以上是糖尿病併發症造成的,糖尿病患者失明機率是一般人的十七倍,神經病變則有手麻、腳麻、便祕、膀胱發炎等症狀。大血管病變包括(1)心臟、心肌梗塞、心絞痛;(2)腦血管病變如腦中風;(3)周邊血管病變如截肢,機率約百分之一。
糖尿病患者眼睛產生病變平均約七年、腎臟十五年、神經病變十八年,「關鍵在於血糖的控制,有企圖心的人可以做得很好,甚至可以完全恢復、不用吃藥,但大多數人的執行都不夠嚴格徹底。」石光中說。
「如果父母曾罹患糖尿病,子女幾乎都會患病,只是時間早晚不同罷了。」石光中強調,千萬不要以為小孩胖胖的很好,以後長大自然就會抽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更須從小控制飲食(少鹽和少糖)、規律運動,避免糖尿病提早來報到,即使罹病也能有助於延緩病情惡化。
癌症年增近十萬人 五分二十六秒一人罹癌
癌症已連續三十三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癌症時鐘不停快轉,衛福部公布二○一二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當年度癌症患者新增九萬六千多人,平均每五分二十六秒就有一人罹患癌症,比前一年快了十四秒,不良的生活習慣則是國人罹癌的主因。
台中梧棲童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賴耿光指出,癌症種類繁多,症狀也包羅萬象,但最重要的是,要隨時注意身體異常變化。「當身體出現不尋常症狀,或症狀經初步治療遲遲未見改善,務必盡快找出病因,及早發現治療,才能確保治癒或疾病控制的機會,」賴耿光強調,「尤其到了特定年齡,更要注意各種徵候的背後病因,一發現異常須趕快就醫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雖然癌症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並非一定會致命。賴耿光表示,以現代醫學角度而言,癌症已逐漸被視為一種慢性病,就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治療後生命可延續很長一段時間,「萬一患了癌症,最重要的是要把握現在。」
據估計,目前每三個癌症病人,就有一個會被治癒,一個可獲得病情控制,另一個則僅能做姑息治療或症狀控制。某些癌症甚至有高達九成的病人可以治癒。
癌症末期固然可能造成身體失能,不過有些治療一開始即可能會造成殘廢狀況。癌症病人若能與主治醫師密切配合,遵照醫囑接受治療,通常比較不會延誤病情或加速惡化導致殘廢。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電視座談> 堅持倔強 邁向成功(詳全文)每年都有40~50萬名畢業生投入職場,更不乏少年有成的例子。該怎麼努力才能在最適合自己的事業中發光發... | 市場訊息 南山人壽:照顧弱勢族群 攜手臺東縣政府為5千弱勢民眾投保微型保險 南山人壽積極推動微型保險,落實普惠金融與公平待客精神,為讓更多弱勢族群享有基本保險保障,... | 市場動態 第4屆財產保險業金筆獎頒獎典禮歡樂落幕!
這項國內首創的「財產保險業金筆獎」徵文比賽,共分為產險論文與產險心情故事兩組,論文組是以投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