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人壽保險
二大業務長 帶領各行各業轉進保險業
文/沈瑜 | 2015.05.01 (月刊)

今(二○一五)年初景氣回溫,造就七年來最大轉職潮,農曆年後開工兩天內,求職人數相較去年成長一.五七倍,同時創下十六年來新高。而根據人力銀行統計,七成五企業在第二季仍有徵才意願,也創下二年九個月的歷史新高。

第二季企業徵才原因,主要以「填補年後人員離職缺口」佔三六.七七%最多,顯示年後轉職潮所出現的人力缺口將延續至四、五月。另外二六.九六%是「例行性徵才」,一七.一六%為「公司擴編」。

薪酬好發展佳 二大跳槽主因

據調查,想跳槽的上班族理由主要有二,第一為了薪酬待遇,第二為了企業發展前景,有什麼產業是薪資高前景又被受看好?勞動部「初任人員平均每人月經常性薪資統計」顯示,金融保險業新進人員平均起薪二萬九七六八元,居各行業起薪之冠;另台灣經濟研究院三月公布景氣動向調查,對保險業未來前景樂觀看好;不僅如此,今年光是壽險公司即釋出三.八萬個職缺,包括內勤與電銷各一千人、以及業務三.六萬人,很多人趁此機會加入保險業,希望逆轉人生。

不過有些人對保險業有興趣,卻擔心沒有保險相關背景或知識而打退堂鼓。其實,保險是照顧生老病死殘,一生中會面臨的各種風險,只要懂得生活、將心比心,不論各種領域、具備何種專長的人才都適合加入保險業。以壽險顧問為例,保險公司提供新人完善的職前訓練,只要具備良好的工作態度,技能培養絕對不是問題。

善用前職經驗 成為保險好手

保德信人壽的壽險顧問都來自其他行業,保德信人壽資深副總經理暨業務長業務長黃大滄坦言,八成的壽險顧問過去從沒想過要做保險,入行之後反而覺得沒有想像中可怕。黃大滄以自己為例,轉進保險業之前完全沒有銷售經驗,因為對保險沒有成見,願意從零開始學起,完全吸收公司安排的各種專業訓練,成就今天的自己。

具備其他行業的經驗,再加上認真、負責、正直、誠信、樂觀、堅持、耐挫力、喜歡跟人接觸等特質,更能在保險業如魚得水。

保德信人壽首席壽險顧問陳玉婷,雖然沒有耀眼學歷及豐富經歷,卻在保險業闖出一番卓越成績。因為即使遇到客戶謾罵,或客戶無論如何都不買單的窘境,陳玉婷都樂觀開朗面對,並秉持「三顧茅廬」的精神,不斷拜訪、不怕拒絕,努力說服有風險缺口的客戶投保。對客戶鍥而不捨、熱情服務及關懷備至的敬業態度,讓陳玉婷創下「三W一○○○週」(連續一○○○週每週成交三件保單)的驚人記錄。

曾是汽車界Top Sales的保德信人壽執行壽險顧問蕭雅真,憑著堅持與誠摯的服務態度替客戶量身打造最需要的保單,在任職六年期間完成「三W三○○」的佳績。

另一位壽險顧問鄭如雅原為修護汽車副廠長,具備了讓人信服的特質,說到做到、認真負責,因此能統領下屬,被延攬進入保險業之後,同樣成績亮眼,績效維持該公司前幾名。

金融、醫護、業務 轉戰保險加分

雖然各行各業都有機會轉戰保險業,但有某些經驗背景者,更有機會出人頭地,例如金融、業務、醫護、企業主等。

安聯人壽資深副總經理暨業務長楊國基指出,金融業人才對商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進入保險業後,學習相關常識較快上手,投資型保單相關專業知識更難不倒他們,因此很適合轉戰保險業。

有非保險的業務經驗者也很適合到保險業發展,以加入電話行銷為例,安聯人壽直效行銷部資深協理李頌齡表示,曾擔任業務員對電銷工作加分的原因有三,一、曾經從事任何業務工作一定遭受過許多拒絕,較具有抗壓性;二、業務員都經過一定的表達能力訓練,口才有一定水準,適合需要「以口服人」的電銷工作;三、業務員需隨時展現樂觀向上的氣質,並具備良好的情緒管理,如果能將這些特質運用在電銷工作上,在撥打、接聽任何一通電話皆可保持朝氣有活力的口吻,讓話筒另一端的人感覺心情愉悅舒適,增加成交機率。

醫護人員轉戰壽險外勤也很具競爭優勢,楊國基表示,醫護人員銷售醫療保險,可以讓客戶感同身受,更具說服力。展盛通訊處經理張巧靜,加入保險行列之前有十一年護士經驗,最後三年服務於安寧病房,看到許多病人遇上理賠糾紛,開始萌生想瞭解保險的念頭,後來因緣際會成為保險專業顧問。張巧靜表示,以護士經驗向客戶說明健保制度以及醫療保險、長期照護等的重要性,並提醒客戶保單缺口,因為愈來愈瞭解保險,連續五年獲得百萬圓桌會員資格,開始管理組織後,增員對象也以護士、老師、生技研究員為主。

「人生在勤,勤則不匱」張巧靜分享,勤勞是她成功的秘訣,雖然轉職之初,總覺得時間管理難調配,但懂得調適之後,就能兼顧事業與生活。

中一區部業務區副總經理林彥宏,則是企業主轉戰保險業成功的例子。林彥宏畢業後就跟著父母一起經營加工廠,從拜訪客戶、接訂單、生產製作、到交貨都親自參與。經營企業必須具備主動的特質,轉戰保險業後,延續自動自發的工作態度,林彥宏僅花一個禮拜就熟讀公司產品,並一步一腳印從緣故開發開始,他體認到,客戶最喜歡能在他最需要的時候,提供服務的壽險顧問,不只能「call得到」,也能設身處地為客戶著想規劃保單。「其實客戶要的很簡單」,但能做到的壽險顧問並不多,他認為能讓客戶放心是成功最重要的關鍵。

領導企業的經驗,讓林彥宏知道組織管理的重要性,不遺餘力推展通訊處教育訓練,讓他獲得安聯人壽二○一四年最有價值人員獎(MVP)處經理組第一名。

注入異質人才 激盪多元活力

除了轉職者有機會在保險大展身手之外,招募來自其他行業者加入,對保險業務的發展也很重要。

黃大滄分析,非保險業出身的異質化人才能激升團隊創意、帶領組織從多元角度思考,可以發揮原有專業,將資訊迅速傳遞給同仁,例如金融海嘯時,同事紛紛詢問什麼是連動債,一位曾任證券公司副總的同仁,立即向大家說明,除了讓同事們更能掌握金融市場脈動,也增加與客戶對談的話題。從業務面來看,多元人才也帶來多元客源,利用前職掌握的人脈背景、推廣經驗,更有助於拓展出意想不到的市場。

活用異質化人才,讓企業避免落入單一思維的陷阱,在團隊合作當中,能矯正整體觀念,楊國基很認同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雲所說「成功是來自觀念的改變,而不是技術的改變」,整個團隊藉由觀念改變而成功,才是大成功。

了解職場生態 成功轉換跑道

雖然從事保險業務有機會創造可觀的收入,很多在保險業脫落的人,在進入之初其實都懷抱著夢想,但最終仍失望離開。黃大滄提醒,要有足夠的努力才能夠看到收獲,因為從事業務工作付出與報酬成正比,也就是說,保險專業顧問必須靠努力擺攤、做問卷、請保戶轉介紹、或主動陌生開發,一步一腳印跑出業績,沒有耕耘,就沒有收獲,這是每一位轉戰保險業者都必須有的認知。

楊國基也呼籲,不論是想轉職或是想增員,都必須經常注意市場動態,規劃準確的職涯方向或增員計畫,才能雙贏。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中信產險:挺視障兒 邀民眾e起投保做公益 新年備三「保」 開車、出遊、居家龍安心
台灣人壽保險公司子公司中國信託產物保險公司(簡稱「中國信託產險」)揪大家龍來投保做公益,即日起每位新...
市場訊息
史懷哲宣道會:重症與安寧病患 北區靈性關懷課程
...
市場訊息
康健人壽:持續創新守護民眾健康福祉 7度獲保險信望愛獎優選
「康健人壽長享保特定傷病終身保險」榮獲2017保險信望愛獎「最佳商品創意獎」優選,這是康健人壽連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