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三大關鍵 聰明選擇幼兒保單
文/宋依玲 | 2015.04.01 (月刊)

去年,剛升上國小六年級的小瑩被診斷出罹患血癌,因為家裡貧窮,小瑩的父母沒辦法幫她保任何保險,幸好就學後有學生平安保險,讓小美每次住院可以申請住院醫療保險金,每次最高上限五萬元,稍微彌補一點龐大的醫療費用。只是一旦小瑩失去學生身分,學生平安保險就會失效,這唯一可轉嫁醫療支出的保障也將消失……。

根據衛福部二○一三年統計報告,台灣○~四歲嬰幼兒住院人數為十六萬三千六百九十三人,再根據健保局的人口統計數,○~四歲人口數約為九十五.六萬人,換算下來小朋友的住院率高達百分之十四,是成年人的三至五倍,平均住院天數十一.五天,最長住院二二五天;加上目前台灣生育率創全球最低,育齡婦女總生育率屢跌破百分之一,因此,面對家裡「唯一」、「唯二」的寶貝,先為他們保障人身風險,顯得格外重要。

元大人壽商品開發部資深協理鄭中文表示,許多父母知道為孩子投保醫療險和教育基金都很重要,但同時有房貸、車貸要繳、又要為孩子投保,而一直處於預算不足的焦慮。他建議父母,應優先以「現在人生週期的最大需求、孩子目前階段最需哪些保障」作為考量。因此,投保前必須注意以下三大關鍵,才能真正聰明獲得保障。

 

關鍵一、孩子的第一張保單 首重醫療險
鄭中文建議,幫孩子保險的重點是「保險是保障當下,不是在保障未來」,在孩子發生任何意外時,足夠支付醫療費用是重點。尤其,孩子若罹患疾病或意外事故需要住院,必須有人照顧時,父母其中一人必須請假,若再加上醫療費超支,經濟來源出現缺口更加無法承擔。因此,醫療險、防癌險與意外險最為必要,而籌備教育基金的儲蓄險,可以行有餘力再來計畫。

中國信託人壽業務地區經理姚曼萍表示,除了日額型醫療險,實支實付醫療險的給付項目除「病房費用保險金」,還包括「療養金」、「住院手術金」、「門診手術金」、「醫療費」等,並以住院的自費醫療單據在各給付項目內限額給付,可以彌補健保不足。,搭配日額型住院醫療險,無論不小心發生意外或一般疾病必須就醫,甚至罹患重症,出院後續的門診治療,雙重保障可以給寶貝提供完備的醫療保障。

目前市面上產、壽險有不少專為兒童規劃的醫療險保單,不同之處在於產險保單為一年一期且不保證續保,不像壽險需要購買壽險主約、保證續保,或保障終身,因此年繳保費從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相較壽險動輒萬元起跳的保費便宜許多。這對於預算有限又想替子女規劃保障的父母,或是子女已具有壽險保障,但想再加強醫療保障的家長而言,是個經濟實惠的選擇。

姚曼萍表示,由於新生兒每次因疾病或意外就醫,如需住院時,病房一天也要健保自付差額至少約二千五百元。因此住院日額最好規劃二、三千元左右,年保費約一萬三千至一萬五千元左右的醫療保單就能很完整。

 

醫療保單規劃範例:
市售兒童專屬醫療險不多,但各家給付項目差異不大,以某公司的商品日額1千元為例,保障與保費如下:
1. 住院醫療保險金:第1~30日每日1000元,第31~365日每日2000元。
2. 加護病房保險金:每天2000元。
3. 燒燙傷病房保險金:每天2000元。
4. 住院前後門診醫療保險金:每次500元,住院前後14日,每日門診以1次為限。
5. 住院前急診醫療保險金:每次1500元,住院手續的前一日,無次數限制。
6. 手術醫療保險金:每次5000元。
7. 門診手術醫療保險金:每次1000元。
8. 重大手術看護保險金:每日1500元,30日為限。
9. 緊急醫療轉送保險金:每次3000元,無次數限制,含住院前緊急醫療轉送。
10. 無理賠增額保險金:連續未申請各項保險金保單2年(含)以上但未滿3年增額比率20%;3年(含)以上但未滿4年30%;4年(含)以上但未滿5年40%;5年(含)以上50%,最高以50%為限。
11. 身故保險金:依被保險人在15歲前、15足歲、16歲之後身故,分別退還保費、給付身故保險金,或退還保費總和的1.2倍扣除全部已耗用的給付。
12. 祝壽保險金:被保險人101歲時,若保單還有效,給付保費總額扣已耗用給付後的餘額。
一個0歲的男娃投保這樣的保險,一年保費1萬出頭,女娃9,750元;若採月繳,則男娃一個月保費約890元,女娃約860元;一歲時年繳保費大約各增加30元,月繳大約各增加10元。
到了15歲,男孩年繳約1.1萬元、月繳約980元;女孩年繳約1萬930元,月繳約960元。

 

關鍵二、加強殘扶險 轉嫁看護風險

當幼兒從進入口腔期,開始七坐八爬、探索世界時,不小心異物吃進嘴巴或發生碰撞、跌傷、燙傷的意外事故不勝枚舉,若從二○一二年統計,○~四歲嬰幼兒意外醫療發生率為百分之七十八.九,幾乎是每位小朋友都會發意外醫療的情況,因此如何轉嫁風險格外重要。

幼童缺乏「危險」意識,也沒有照顧自己的能力,而且在學習許多事物的過程中,常常會發生意外,學走路、跑跑跳跳等,跌倒骨折或是被熱水燙傷都有可能,因此,姚曼萍建議,除了醫療險,也別忘了為孩子規劃保費便宜保障高的意外險,由於意外險僅給付死亡及殘廢保險金,因此在規劃時一定要附加「意外醫療險」,才能將燒燙傷、意外住院等風險包含在內,並有足夠的保額,才能在發生意外時獲得妥善的醫療照護。

尤其幼童若因疾病或意外而進入照護狀態,期間可能長達三、五十年,姚曼萍建議,新手父母一開始有房貸等經濟壓力,可為剛出生的一歲幼兒規劃「殘廢照護終身保險」二十年期保單,年繳保費一萬三千七七二元即可擁有幼童殘扶、醫療、意外等完整規劃。

除了殘廢照護終身的特色,保單內容包括「意外傷害保險附約、意外傷害醫療保險附約-傷害醫療保險金給付日額型、住院醫療保險附約及一年期特定傷病健康保險附約」,足夠支應孩子成長到大的一般傷害醫療支出。


關鍵三、傳統外幣保單 累積財富最穩健

父母總希望能給孩子最好的,如果在幫孩子投保醫療相關保險後,仍有餘裕,可以考慮規劃傳統型外幣保單,為孩子儲存未來就學或留學的教育金。

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外幣保單可連結美元、澳幣、人民幣等多國貨幣,鄭中文表示,雖然現在很多消費者是為了中、長期穩定獲利(拉出解釋)而購買外幣保單,但必須承擔匯兌風險,建議民眾以自身未來有所需求的幣別來操作,並以多元幣別來分散風險,如美元目前依舊強勢,可與台幣搭配,由外幣保單預定利率高於定存的優勢來迅速累積儲蓄金,但需多觀察外幣各國經濟趨勢,才能達到累積子女教育資金的需求。

保險商品本身由於提供承擔中、長期保障風險移轉的特性,透過穩定持續繳交保費,保單價值得以在複利效果下產生增值收益;通常外幣資產投資方式多元,資金運用收益較能高於台幣資產報酬,反應在保單投資收益上也較為顯著。

姚曼萍也提到,許多人在投資理財上總期望在短期間看到效益,但外幣儲蓄型保單要從時間、複利加乘才能日益達到理想中的財富。建議四十歲以下的父母,想儲蓄可選擇能每期拿回或固定拿回複利的保單,以二十年來做儲蓄型規劃;若四十歲以上的父母可選擇八年、十年領回的保單,方能更彈性運用。

 

傳統外幣保單規劃範例:

元大人壽商品開發部資深協理鄭中文以一位初為人父的40歲男性為例,孩子處於幼齡,除了家庭財務負擔之外,因為距離退休還有較長的時間,建議透過美元保單做為儲存子女未來就學或海外教育金規劃。

以投保「美元利率變動型增額還本終身保險」保單20年期、保險金額1萬美元為例:
每年保費5,720美元(約新台幣171,600元)。
除了保險金額會每年遞增,其保單價值到50歲時已經累積達65,000美元(約新台幣195萬元),60歲以後不用再繳保費,保單價值已累積達13萬5,040美元(約新台幣405萬元),而且會持續每年遞增,第20保單週年日開始可以每年領2,500美元(約新台幣75,000元)至終身。
另外,宣告利率從第一年度末起每年都有機會享有「增值回饋分享金」,若選擇增額繳清的方式,則保險金額、保單價值及每年領的生存金等也都會再增加。

替孩子購買保險之前,父母除了衡量自身的經濟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先檢視自己的保障夠不夠,這樣才能有效發揮「保險保障」的最大功效。此外,投保時也要仔細閱讀保險條款,選擇真正適合孩子的保險,並留意投保開始保障日,及早為孩子購買保單;以及留意定額終身醫療險的帳戶限額、定期醫療險續保年限,才能聰明選擇一份優質有保障的幼兒保單。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野村投信:NN投資夥伴與野村投信攜手中央大學 深耕台灣培育人才
名列台灣投資人境外基金規模第八大之NN投資夥伴(NN IP)註1,秉持長期深耕台灣的承諾,委由其在台...
健康醫療百科
世界睡眠日 更好的睡眠 更好的生活
現代社會的人們總是過著快步調生活,許多人面對匆忙生活帶來的壓力,間接造成嚴重睡眠問題,為了讓大眾能夠...
市場訊息
康健人壽:攜手產官學界 超前部署打造健康高齡環境
台灣即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超越總人口數的兩成,老化無可避免,但如何才可以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