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產保險
<電視座談> 權益不對等 醫護人員要保險
文/鄧佳惠 | 2015.02.09 (新聞)

職場暴力超越國界,醫療場所也無可避免。在加拿大有76%的醫護人員曾遭受言語威脅、57%曾被攻擊;在美國有81%的急診醫師害怕急診暴力,約16%考慮離職;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12年全國急診室暴力共591件,平均每天發生2件,而台北市衛生局2013年接獲通報的醫院暴力共27件,其中3件發生在急診室。

急診室內搶救病患分秒必爭,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蔡明忠在【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中表示,「家屬心裡焦急可以理解,但不可轉化為暴力,加諸於醫療團隊上。」

2013年年底,林口長庚醫院發生暴力事件,意外促成《醫療法》火速修法通過。桃園縣蘆竹鄉民代表王貴芬,因不滿內科加護病房護士李瑋珍不願在電話中透露父親病情,盛怒下衝進醫院賞了李姓護士兩巴掌。隔日,林口長庚醫院大動作召開記者會,以行動表示拒絕醫療暴力的決心。

隔(2014)年1月,立法院以不到2個月的時間,快速三讀通過「王貴芬條款」,規定若以暴行妨礙醫事人員或毀損醫療機構維生設備,最高可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公關暨研發組研究員李芸婷指出,即使醫院保全在第一時間出面制止暴力事件,但迫於沒有公權力,抑制效果仍有限;醫院和警方應該設立緊急通報系統,當暴力事件發生時,由警察立即前往協助。

華南產物保險公司責任險經理許良賢提到,如果醫院有投保僱主意外責任險,醫護人員遭受暴力傷害就可予以補償。但迫於醫生尚未納入勞基法保護,且公立醫院的護士不在勞保範圍內,無法確認醫護人員與醫院之間的雇傭關係,導致僱主意外責任險少有醫院投保。

許良賢建議,醫護人員可以主動購買意外傷害險,以分散遭受醫療暴力所造成的損失,保費的收費標準會因職業類別(醫生科別)的高低而有所差異,以大部分的醫師、護理師、藥劑師、檢驗人員、行政人員等屬於風險最低的第1類別為例,購買保額100萬元的死亡、殘廢保障,1年保費僅600~700元,若提高保額到1,000萬元,也才需花費6、7千元,花小錢就可以買大保障。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台新金控:歡慶日本開放自由行 台新銀外幣ATM抽萬元旅遊金
臺灣預計10月13日起放寬入境人員免居家檢疫,隨著各國國境漸開放,民眾也對出國行程蠢蠢欲動。台新銀行...
市場訊息
三商美邦人壽:用低保費打造重大傷病三層守護高保障
你知道嗎?洗腎後患者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中風患者可能因不良於行、腸胃蠕動變差,間接導致罹患...
市場訊息
保誠人壽:盡職治理備受肯定 入選證交所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較佳名單
臺灣證券交易所日前公布「113年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較佳名單」,保誠人壽脫穎而出受到肯定。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