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保險功能多樣 先保障 後儲蓄、投資
文/何楷平 | 2015.02.01 (月刊)

「保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障。」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主任許永明反覆強調這個觀念。

培養正確觀念 誘發保險需求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每個人遭遇的風險不同,受損害的程度也各有差異,因此,每個人多多少少都需要保險。儘管如此,全台仍有將近四百萬成年人,一張保單都沒有。

「消費者的保險需求,是需要被誘發的。」許永明認為,有些消費者無法真正瞭解保險商品的價值,所以至今仍有部分民眾覺得自己不需要買保險。

和一般商品不同,保險並非單純的產品或服務,買保險的目的,是要保障未來的風險,萬一將來發生事故,就能透過保險獲得保障及適當的理賠。

因此,許永明認為,若要提高保險保障,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培養民眾正確的保險觀念,進而誘發消費者的保險需求。他強調,如何誘發需求,和通路端、銷售人員有關,藉由適當的方式,引導民眾建立正確的保險需求,讓消費者明白,買保險的目的是未來發生事故時,能夠即時獲得實質的保險理賠。

銀行積極銷售 類定存商品熱賣

根據《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顧問多年來與消費者接觸的經驗來看,許多民眾雖然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等到真的買了保險後,才發現這張保單並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希望保費有去有回,是『非保障型保險』受歡迎的主因。」許永明認為,儘管保險的保障功能不斷地被強調,但「非保障型保險」至今仍是暢銷商品的原因,除了來自高居不下的市場需求,也和銀行保險通路的崛起有關。

許永明指出,越來越多消費者,透過銀行通路(理專)購買保險,銀行當然樂於藉此快速聚集資金,而大多數的理專,對類定存商品的瞭解,遠比對純保障型商品的熟悉度更高,因此,在非保障型商品、類定存商品的銷售方面,自然就會比較積極,進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需求。

先保障 後儲蓄、投資

許永明認為,買保險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先保障,後儲蓄、投資。然而,全台有將近四百萬人手上連一張保單都沒有,進一步探究原因,有三成是因為「保費太貴」,更有超過五成是「沒預算」。既然保險最重要的功能是保障,為什麼還有那麼多民眾是因為經濟因素,而不買保險?

「民眾會覺得自己買不起,是因為他們看到的,幾乎都是還本型、利變型保險商品。」依規定,壽險公司須在網站上設置保障型商品專區,但許永明直言,許多壽險公司的保障型商品專區中,其實不全然是高保障型商品。

「各種保險或多或少都有保障成分,但若保障功能低,儲蓄、投資功能高,就不應該列在保障型商品專區。」許永明認為,把還本型、利變型保險商品,列在保障型商品專區,不但會誤導消費者,甚至讓民眾產生「保障型保險的保費,怎麼都這麼貴」的誤解。

人生第一張保單:定期壽險

保險的功能很多,但不外乎是「有需要的時候,可以靠保險」。過去從未買保險,如今想要購入人生第一張保單者,應該如何選擇呢? 由於空手族不買保險的主因,來自保險預算有限,這群人雖以年輕人居多,但有朝一日也會成為家庭的經濟支柱。因此,許永明建議,保費低的定期壽險,是首購足的最佳選擇。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出口連12黑 直逼金融海嘯記錄
全球成長力道不足,原料價格持續走低,台灣1月出口貿易總額222億美元(約台幣7,365億元) ,較去...
市場訊息
富邦藝術基金會:「時代的眼睛:與當代藝術對話」臺大粉樂町 無牆美術館的延續
富邦藝術基金會與國立臺灣大學藝文中心合作,邁入第三屆「臺大粉樂町」展覽,數十件國內外當代藝術作品,引...
調查&排名
台灣就業機會亞洲NO.1 金融保險業招募最強勁
【本文重點】台灣就業機會亞洲第一名,金融保險業正大量招募各種跨領域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