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2005保險公司的再保險購買行為調查報告
文/吳淑雯 | 2005.09.01 (月刊)

保險公司為分散危險、轉嫁危險,再保險公司就成為保險公司的最佳靠山。然而產、壽險公司因經營屬性不同,仰賴再保險的程度也有所差異。

產險業4成4保費、3成4賠款 分給再保險公司

2004年台灣產險業簽單保費總額1,154.67億元,其中自留保費為649.41億元,自留比例為56.24%,雖然保費的自留比例較2003年的51.28%提高將近5%,不過還是有高達44.76%的保費分給再保險公司。

若從賠款金額來看,2004年產險業的簽單賠款總額為522.28億元,扣除再保賠款支出及加計從再保險公司攤回的賠款後,自留賠款金額為341.92億元,自留比例為65.47%,比2003年的59.68%提高5.79%,不過仍然有34.53%的賠款仰賴再保險公司的分攤。

由此可見,即使產險業的簽單保費與簽單賠款的自留比例皆有增加的趨勢,產險公司與再保險公司之間的關係仍然密不可分,而且在短時間內,仰賴程度偏高的情形很難有大幅度的改變。

壽險業分保不到1.2%

相較於產險業仰賴再保險公司的程度,壽險業透過再保分出保費的比例就低很多。2004年壽險業總保費收入約1兆3,085億元,但再保費支出僅156.17億元,分保比例不到1.2%。而在28家壽險公司中,成為壽險公會會員才2年多的中華郵政壽險處,即使2004年以1,129億元的有效契約保費收入坐上國內壽險第4大,卻沒有往來合作的再保險公司。

產、壽險業仰賴再保的程度差異甚大,選擇合作的再保險公司所考量的因素是否也呈現兩極化的看法?究竟產險公司與壽險公司是如何選擇再保險公司?

產險業選擇再保險公司 「信用評等」排第1

本次發出問卷的第一部份主要是探討產、壽險公司在選擇再保險公司時考量最主要的5大因素。產、壽險公司的問卷中皆提示了(1)信用評等,(2)提供的服務,(3)報價速度,(4)核保效率,(5)理賠效率,(6)協調能力,(7)對國內保險市場的了解,(8)過去合作關係,(9)再保險公司的專長,(10)資本/資產的大小,(11)再保人員的素質,(12)國際知名度,與(13)其他。其中第(10)-(12)項是今年新增的選項。

根據產險公司回覆問卷的統計結果顯示,排序在第一順位的是「信用評等」,勾選率達100%,與去年調查結果相同。由於再保險屬於國際性業務,而且再保險公司的財務能力與是否有能力履行攤賠責任息息相關,因此不論是A.M. Best或是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 )等國際評等機構所公布的結果,都成為產險公司在選擇再保險公司時最重要的依據。

「提供的服務」、「過去合作關係」比「理賠效率」受重視

除了產險公司最重視的信用評等外,「提供的服務」與「過去合作關係」皆獲得75%的勾選率,並列第2。其中,去年排名第3的「提供的服務」今年前進1名排到第2,對於產險公司而言,要從市場上眾多的再保險公司選擇合作對象,各項服務都是重要的附加價值,因此優良的服務品質愈來愈受到產險公司的重視。另外,去年排名第5名的「過去合作關係」今年上升至與「提供的服務」並列第2,可見長期合作關係所培養出來的默契,影響產險公司考量選擇哪家合作夥伴的程度愈來愈吃重。

至於去年排在第2的「理賠效率」今年下滑到第4,雖然連續2年都獲得14家公司的勾選,但由於「提供的服務」與「過去合作關係」急起直追,以1票之差擠下「理賠效率」。不過,即使「理賠效率」的排序順位後移,仍舊是產險業者選擇再保險公司時優先考量的前5大因素之一,佔有一定的重要地位。而排在第5位的,則是去年排序第4的「再保險公司專長」。

重視「對國內市場的了解」的程度大不如前

產險公司選擇再保險公司其他的考量因素,如圖1所示,依序是「協調能力」、「報價速度」、「核保效率」、「資本或資產大小」與「再保人員的素質」、「對國內市場的了解」與「國際知名度」、「其他」。

其中,較特別的是「對國內市場的了解」這一選項在去年還有5成的勾選率,今年只剩下1成,順位也從第6名下滑至第9名。這些再保險公司都是國內市場的老面孔,對市場已經都有一定的了解程度,或許因為這樣,這個選項已不再是產險公司特別在意的因素。

此外,就今年度新增的「資本/資產大小」、「再保人員的素質」與「國際知名度」,前2項皆獲得3票,國際知名度僅有2票。儘管此3項仍是產險公司考量的因素之一,但重要性仍不如其他的項目。而本次問卷中,有一家產險公司勾選「其他」因素,理由是選擇再保險公司需以國外總公司的再保指標為依據。

「提供的服務」最受壽險公司重視

對再保仰賴程度低的壽險公司,當選擇合作的再保險公司又是考量哪些因素呢?相對於產險公司勾選率最高的「信用評等」,首次進行的壽險公司問卷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壽險業最重視的是「提供的服務」,獲得全體受訪公司的票選位居第1。對一向強調「客戶服務」的壽險公司來說,選擇「自己的保險公司」,也同樣重視「服務」。

其次,在壽險公司的考量因素中,「信用評等」以一票之差、95.8%的勾選率稍微落後「提供的服務」位居第2。至於「過去合作關係」與「再保險公司的專長」則同樣都有11家壽險公司勾選,並列第3。不過,較不受產險業者重視的「對國內保險市場的了解」這項因素,對壽險業者來說仍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以37.5%的勾選率排在第5位。

其他排名依序是「核保效率」、「報價速度」、「國際知名度」、「理賠效率」、「協調能力」與「其他」;在「其他」這一選項中,有4家公司分別指出「台灣是否設有辦事處」、「同業的口碑」、「對新產品所提供的服務」與「國外總公司的再保指標」等因素也是選擇再保險公司時所考慮的因素之一。至於「資本/資產的大小」與「再保人員的素質」皆只有3家壽險公司勾選,敬陪末座。









編輯推薦
退休規劃
樂單族要人陪 不妨讓保險做伴侶
你知道樂單族嗎?單身不再與「敗犬」、「孤單寂寞覺得冷」畫上等號,而是可以享受一個人,快樂生活!寧缺勿...
健康醫療百科
母乳分泌不足?試試食補法  
餵母乳有助孩子提升免疫功能,但產後乳汁分泌不足,怎麼辦?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
健康醫療百科
舒適的老年生活自己籌!
傳統的女性在經濟上始終無法獨立,老年的生活費用不是得仰賴丈夫、孩子供給,就是得靠過去從家用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