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夏日疾病肆虐 保險不可少
文/鄭慧菁 | 2010.07.01 (月刊)

悶熱潮溼的夏季,病菌容易孳生,食物也容易腐敗,有些疾病民眾已習以為常,有些則無法應付,除了令人害怕的腸病毒外,還有登革熱、流行性感冒、日本腦炎等疾病,不可輕忽。

日前爆發幾起肉毒桿菌中毒事件,把黃豆食品真空包裝的保存問題端上檯面,行政院消保會、衛生署特別出面強調,真空包裝不等於「無菌」,呼籲民眾購買前需睜大眼睛,此時民眾才訝異的發現,原來真空包裝的食品並不保證安全。

肉毒桿菌 真空無菌也難防

新光醫院小兒科主任穆淑琪醫師表示,雖然接連幾起肉毒桿菌中毒事件都和豆類食品有關,其實肉毒桿菌最早發生在肉類食品上,民眾在購買醃製過的臘肉食品或在傳統市場買未經冷藏的豬肉、豆腐都要小心;而罐頭食品的瓶蓋已經突起、看起來髒髒的或不緊密就不要食用。

肉毒桿菌中毒會出現如頭昏、視覺模糊、吞嚥困難、手腳麻痺、感覺疲累等神經學症狀現象,如果食用後出現上述症狀就要立即就醫,千萬不要以為睡一覺就沒事而延誤病情。

腸病毒 幼兒間傳染力強

夏季開始進入腸病毒、登革熱等傳染病的高峰期,衛生署表示,腸病毒的感染病例有攀升的趨勢,登革熱本土病例也較往年提早出現。

自從八十七年腸病毒在台灣奪走七十八名幼童性命後,每年入夏,一聽說腸病毒開始活躍,家長就惶惶不安,深怕孩子遭腸病毒侵襲。今(九十九)年一歲以下兒童正在流行腸病毒,已經有幼稚園開始停課,不過重症比例沒那麼高,穆淑琪呼籲家長要隨時提高警覺,提早察覺、即早就醫,陪伴患病孩童靠自體免疫系統對抗病毒,減少重症發生的機會。

穆淑琪表示,腸病毒的種類很多,每年都會有不同型態的病毒造訪,典型常見症狀有手口足病及疱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會出現發燒或微燒,手掌、腳掌、屁股和膝蓋等部位紅腫、不結痂、不結疤的小而呈長橢圓型淡紅斑疹或小水泡;口腔黏膜及舌頭,軟顎、牙齦和嘴唇出現水泡潰瘍而引起疼痛、厭食、流口水。

疱疹性咽峽炎的症狀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口腔後半部咽峽處出現小水泡、或潰瘍引起厭食。值得注意的事,嬰幼兒有些第一天只有發高燒輕微嘔吐,咽峽部可能是正常或有點紅暈水泡,到第二、三天才有明顯小水泡或潰瘍。因此有些家長不瞭解為什麼第一天看診時醫生沒看到異狀,穆淑琪提醒,在腸病毒流行期,發燒幼童都應注意口腔變化的可能性。

因為二歲以下的孩子不會表達、用詞也很有限,穆淑琪說自己常被戲稱為獸醫,必須像福爾摩斯一樣從細微的線索,如孩子表情、理學表徵,或照顧者的描述來判斷是否患了腸病毒。她提醒家長,如果小朋友出現疼痛、哭鬧、發燒、流口水、東西擺入口中不吃,就要立即就醫。

由於腸病毒型別很多,不像其他的疾病如水痘天花等等,得過一次就可以終身不受感染,而且目前並沒有事先用來預防腸病毒的疫苗,再加上腸病毒可以經過很多管道傳染,包括從嘴巴吃進去任何被細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或者已經感染到腸病毒的人在身邊咳嗽,只要不小心吸入他們咳嗽時噴出來的唾液,都可能受到感染,所以要常常洗手,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才可以預防腸病毒。

病媒蚊孳生大危機

大雨過後積水來不及消散,容易孳生病媒蚊,根據衛生署統計,今年三至五月已發生七例登革熱本土病例,令有些民眾憂心忡忡。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依病情嚴重程度區分為典型登革熱和出血型登革熱;傳播媒介是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孳生場所為屋內外各種積水容器中。穆淑琪表示,登革熱患者會出現發燒,或四肢、肌肉痠痛等現象,痛起來的感覺出現如風鑽進去一樣刺痛。出血型登革熱與典型登革熱的症狀很相似,兩者最大不同在於凝血功能,臨床上會出現腹水和助膜腔積水,肉眼或體表無法看出,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穆淑琪表示,出血型登革熱約佔一%,比例不高,不必過於擔心。登革熱嚴重程度和蚊種無關,要看宿主反應機制,目前沒有很好的治療方式,只能採取支持性療法,陪伴患者以自身的免疫系統打一場勝仗,典型登革熱安然度過約七至十天關鍵期,出血型則更長一些,就有比較好的痊癒機會。理論上得過登革熱短時間內有抗體,但並不保證以後不會再患。

日本腦炎也是一種藉蚊子傳染的病毒性疾病,根據歷年流行病學資料,台灣日本腦炎集中於五至十月,以六至七月為高峰期。其症狀並不明顯,有時只是輕微發燒,主要是嗜睡、倦怠、活動力下降、意識型態改變等。

因為日本腦炎有疫苗可以施打,所以病例比較少,但並未完全絕跡。穆淑琪談到,雖然日本腦炎的致死率不高,但可能產生嚴重的後遺症,包括精神及智力障礙或運動神經障礙方面的後遺症,症狀需視宿主免疫系統,及腦部傷害嚴重程度而定。醫師需經過一至三個月觀察期,無法立刻回答患者的後遺症有多嚴重。

由於蚊子是許多傳染病的媒介,醫師提醒,平時要小心防範,別被蚊子叮咬,當出現上述不適症,又無法確定是否曾被叮咬,還是要趕緊就醫以策安全。

新流感致死率高

入夏天氣多變化,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B型流感病毒正流行,衛生署疾病管制發布統計,今年四至六月,國內共有四十四起流感群聚感染,而且主要發生在校園中,其中東部一對兄弟重症住院。

穆淑琪表示,B流感主要有高燒、倦怠、痠痛等症狀,雖然沒有A流感來得嚴重,仍不可大意。此外,疾管局統計,今年流感陽性率為二十三%,其中九十二%是B型,H1N1新流感占少數,雖然新流感非主流,但是去年在台灣現蹤以來,累積已有四十三個死亡病例。由於新流感對於心血管疾病、過度肥胖、懷孕婦女仍有潛在風險,建議平時多運動,提升個人抵抗力,才能遠離病毒威脅。

傳染疾病的保險理賠

一般人認知,被動物咬傷屬意外險保障範圍,同理推論,被蚊子叮到造成感染登革熱致死,是否可獲意外險理賠?國際紐約人壽行銷經理丁淑娟表示,由於登革熱、腸病毒、日本腦炎等,是衛生署認列的法定傳染病,而疾病當然就不在意外險的理賠範圍內。

由於兒童是各種流行疾病的高危險群,父母在投保時應注意哪些保障內容?丁淑娟說,小朋友自我保護的能力較弱,又活潑、好動容易發生小意外,疾病和意外醫療都是必要的保障項目。她表示,保險買了雖然不想用,但要用時沒買到有時也會感到很意外,父母在購買保險時一定要清楚投保險種所包括相關的給付,以免疾病或意外發生時不在保障範圍內,成為風險大漏洞。

擔心保障不完整的父母,不妨幫小朋友規劃醫療、意外、特定傷病集中在同一張保單的「複合式」保單,不論疾病或意外住院都能理賠,有的商品還將腸病毒感染等傳染病納入幼童特定傷病理賠範圍。此外,如果因意外就醫,除了日額之外,還加重理賠骨折手術費用。

不過這類商品都有給付上限,父母在幫子女規劃保障時,還是要檢視需求,徹底瞭解保單內容,才能讓保障沒有缺口。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定著率破半 業務員愈來愈穩定?
金管會近期公布2016年各家壽險公司業務員第13個月定著率,達50.8%,和前年47.2%相比成長3...
財經時勢
長照全靠稅收 恐跳票?
台灣長照擬靠菸稅、遺贈稅支撐,但在去年(2017)就面臨短收。對此國民黨立委質疑長照恐跳票。前衛福部...
調查&排名
校安通報 疾病占6成 意外以運動傷害、交通事故居多
去(2019)年2月,新北一名國中生因不當使用校內運動飛輪而受傷,小腿傷口長達20公分。同年12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