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仁川亞運國家代表隊徵召球員困難,職棒球員工會言明若代表隊無法提供完善的保險與福利,將不會讓中職球員接受徵召,棒球協會與職棒工會開了兩次協調會還是喬不攏,全都寄望保險公司能給出「好保單」。
去年經典賽時,台灣球隊就已投保運動員團體傷害險,保障內容包含死亡保險金兩百萬元、失能給付最高一百萬元、意外醫療五十萬元等,不過,事後職棒工會砲轟,經典賽時受傷的球員只能申請到數百元的掛號費,對照國外球員享有的保障,「實在太委屈」。
台灣體育界一直都對運動員享有的保障與福利感到不滿,除了培訓制度、設備不完善,薪資低的可憐,連職業生涯都因無險可保而顯得脆弱不堪,運動員因傷導致職業失能(無法繼續原有運動職業生涯),幸運一點的可以撿到教練職糊口,運氣差的就只能回家喝西北風。
主管機關把責任推給保險業,認為是保險業沒有積極發展運動員保險,所以買不到好保單,保險公司則表示,即使開發運動員保險,客戶也會因保費偏高而不願買帳,保險公司不打折根本賣不出去,但打了折之後,又擔心損率過高,更不用說,就算保單銷量真的變好,日後還得承受其他同業抄襲競爭的壓力。
保險商品的開發與社會風險意識息息相關,把保費支出視為風險分散的固定費用一直是國人很難接受的觀念,因而保費「有去無回」的商品一直都很難賣,從定期壽險銷量不佳、即期年金險非得有保證機制否則賣不出去、政府採購只選保費最低的專案等,不難看出這樣的現象。
現在國內棒球選手買不到好保單,最根本的問題是主管機關以及球團從過去就一直認為,替球員買保單「划不來」,球員受傷再找新的替補就好,並不考量球員應有的福利以及球員退場可能產生的損失,以致國內職棒環境日益艱困,最終面臨沒有新血願意加入、棒球產業凋零的後果。就算現在讓保險公司基於「社會道義」推出球員專屬保單,讓仁川亞運國家代表隊順利成軍,也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
棒球選手的保險困境,也正是台灣面臨經濟發展遲緩,許多產業淪為「慘業」的原因之一,只靠一股熱血、拼勁帶動國家、企業發展,不去思索如何完善發展背景、分散從人到物的一切風險,失去成長動力是必然的事。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國軍吃土 「隨薪代繳」存摺被扣到剩4元軍人年金改革方案7月1日實施後,服役年資計算不得再併計軍校(官校4年可折合2年)年資,現退役官兵自行... | 市場訊息 群益投信:具穩定收益、高殖利率雙優勢 機構法人越來越愛REITs投資跟著專家走準沒錯,在1980年以前,REITs在機構投資人的資產配置中完全名不見經傳,近20年不... | 人壽保險 闖蕩保險事業 社會新鮮人這樣做他們幾乎大學一畢業就踏入保險業,有人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有人卻孤注一擲,但他們同樣都有著跌宕起伏的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