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防癌保健一定要有的「腸」識
文/鄭慧菁 | 2010.06.01 (月刊)

宣導手冊裡印著一張張可怕的癌症照片,醫師苦口婆心叮嚀早期篩檢的重要性,仍有民眾因為害怕知道結果而不敢就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邱仲峰表示,癌症之所以難以治癒是因為未能早期發現,若能早期發現,癌症五年存活率高達九十%,某些癌症甚至高達一○○%。

邱仲峰說,直徑一公分的癌症組織,成長時間需要十年,因此,預防癌症就要提早十年開始,這是一個長期抗戰,為了健康,值得花一輩子的時間去實踐。

癌症排行榜 大腸癌好發率居冠

發生癌症的原因與基因突變有關,先天佔五%,後天突變佔九五%,使基因受損的原因包括化學性、物理性、病毒性。外來可使基因受損的物質不勝枚舉,如放射線、化學物質、細菌、病毒、食物、人造或天然的產物,如香菸、檳榔等,空氣、水及工作環境都充滿了致癌的危險因子。

癌症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頭號殺手,奪命機率男女有別。邱仲峰表示,依死亡人數排列,男性方面,肝癌排名第一、肺癌第二,排名第三的是大腸直腸癌、口腔癌排第四、胃癌第五;在女性方面,死因排第一的是肺癌、肝癌排第二,大腸直腸癌、乳癌及胃癌分佔三、四、五名。

邱仲峰提醒,大腸直腸癌近年在癌症排行榜上急起直追,根據衛生署統計,無論在男女癌症排名上,大腸直腸癌已躍居癌症好發率的第一位,每年約有一萬個新個案,當中約有一半會死於大腸直腸癌。

西風東漸 攝護腺癌成主流

大腸直腸癌發生原因與飲食相關,尤其是近年台灣深受西化的生活、飲食習慣影響,蛋白質、脂肪攝取量大幅提高,增加大腸癌發生機率。預防大腸癌應多吃高纖低脂食物,保持大便通暢,並配合大便潛血反應檢查,早期篩檢,發現息肉立即切除,就不會惡化成大腸癌。

由於飲食不斷西化,癌症發展也與西方相近,邱仲峰表示,攝護腺癌在美國早已躍居男性癌症死因第一名,女性則以乳癌居冠,台灣癌症好發性亦朝這樣的趨勢轉變,攝護腺癌將嚴重威脅男性健康,應多注意相關疾病的篩檢,及早治療。

邱仲峰表示,目前常見的癌症除肺癌外,皆有較好的篩檢技術,國健局也進行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肝癌的篩檢政策,提供符合對象免費篩檢,民眾應多加利用,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腸道中天使與魔鬼的戰爭

人體內的免疫力七十%集中在腸道內,抵禦疾病的侵害。邱仲峰表示,健康的最大威脅來自腸道,腸道不只是消化系統,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平時注重飲食均衡,常保腸道健康,罹癌的機率就會相對減少。

人體的腸道中寄生著三百種以上、總數超過一百兆的細菌,可略分為有害菌、有益菌及伺機菌三種。邱仲峰表示,有害菌是指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細菌,如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有益菌指的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細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乳酸菌;伺機菌則是投機分子,當人體的免疫能力亦即抵抗力良好時,伺機菌便投靠好菌,一旦人體生病或抵抗力降低時,伺機菌便會與有害菌結合,危害人體健康。

破壞腸道菌相平衡的因素很多,包括氣候、溫度、疾病、手術、便秘下痢、壓力、疲勞、營養失調、抗生素藥物、暴飲暴食、低纖高脂、飲食不均,以及老化。

乳酸菌 腸道中的模範生

當腸內環境惡化會增加腸癌發生機率,此時要設法增加腸內乳酸菌,再適當補充乳酸菌的分泌物與菌體物質,改善腸內環境。乳酸菌分泌物能活化腸內乳酸菌體內的酵素,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提升腸內乳酸菌活性,並增進其繁殖,顯著減少有害菌的數目,並使伺機菌變成有益菌,幫助腸道恢復健康。

邱仲峰表示,多吃植物性食物,飲食中葷食佔三十%、植物佔七十%,做好體內環保,並且減少暴露在環境毒素中,就能有效防癌,活得美麗又健康。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富邦金控:2023年5月份自結獲利說明
富邦金控2023年5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42.46億元,稅後淨利37.52億元,累計今年前5月合併稅前...
財經時勢
理財點「金」業大行其道!
走進中山北路上的台新財富管理銀行,彷如「城市中的花園」的設計風格,讓人覺得輕鬆而沒有壓迫感;這...
退休規劃
我們與退休的距離 只差一張年金險保單
2019年11月7日,是「小哥」費玉清最後一場巡迴告別演唱會,之後正式展開他的退休生活,做回張彥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