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台灣每年約2萬名早產兒出生,也就是每10位新生寶寶中就有1位早產兒、平均每天約55名寶寶提早報到,但據最新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孕婦對於「早產」的認知明顯不足。早產的定義,指懷孕週數滿20周,但未滿37周的生產,出生體重越低的早產兒通常面臨問題也越多,因此,妊娠32周以前出生或體重低於1,500克的早產兒,需要特別注意。
早產是新生兒的主要死亡原因,約占75%,也就是每4名死亡新生兒中就有3名早產。除了死亡的威脅外,伴隨早產而來的各種疾病照護問題,如一半以上極低體重早產兒需要靠呼吸器維持呼吸,早產兒因身體器官發育尚未成熟,容易併發嚴重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臟病,也可能併發高黃疸血症、敗血症、後晶體纖維化導致失明或顱內出血所遺留的神經傷害及腦性麻痺等,常使很多家庭窮於應付,經濟負擔沉重。
擔心懷孕生產風險的婦女,可在確定懷孕後盡早購買婦嬰險,但僅限於28周內投保,保障對象是「懷孕的母體」和「尚未出生的胎兒」,保障項目則包含妊娠期併發症、生產過程風險,還有多項嬰兒先天性重大疾病或殘缺等。
基本上,婦嬰險著重在罹患特殊疾病時的一次給付,而不是後續治療的長期補助,因此,除非早產兒罹患特定重大疾病或殘缺,如先天性心臟病、失明或腦性麻痺等,每家保險業者保障項目不盡相同,只要符合保障項目,就可獲得理賠,其他醫療部分則不在理賠範圍內。若新生兒死亡則退還所繳保費。
想要分散相關風險,早產的預防十分重要。若有未成年懷孕、多胞胎、妊娠毒血症或高血壓、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羊水過多或過少等狀況,都應注意可能造成早產,懷孕期間發現異常出血、陣痛、持續下背痠痛或腰痠感、胎動次數較平常減少一半以上、陰道流出清澈透明的水漾液體等早產徵象,均應盡速就醫安胎。
| 編輯推薦 | ||
市場動態 一家子狂削醫療給付10年A了3千多萬
保險的最大功能是保障,協助被保險人或其家屬在最艱困的時刻度過難關,不過卻有不肖人士相中保險的這... | 財產保險 強制險理賠 三大疑問一次解惑強制險提供死亡、失能(殘廢)兩百萬元、實支實付醫療理賠限額二十萬元的基本保障。但是,領了失能給付後又... | 市場訊息 富邦產險:投入綠能保險研發 推動台灣潔淨能源發展
富邦產險自2012年響應經濟部能源局政策投入台灣綠能產業發展,提供工程、財產及相關責任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