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早產兒罹重疾,婦嬰險有保障
文/王惠英 | 2014.11.25 (新聞)

台灣每年約2萬名早產兒出生,也就是每10位新生寶寶中就有1位早產兒、平均每天約55名寶寶提早報到,但據最新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孕婦對於「早產」的認知明顯不足。早產的定義,指懷孕週數滿20周,但未滿37周的生產,出生體重越低的早產兒通常面臨問題也越多,因此,妊娠32周以前出生或體重低於1,500克的早產兒,需要特別注意。

早產是新生兒的主要死亡原因,約占75%,也就是每4名死亡新生兒中就有3名早產。除了死亡的威脅外,伴隨早產而來的各種疾病照護問題,如一半以上極低體重早產兒需要靠呼吸器維持呼吸,早產兒因身體器官發育尚未成熟,容易併發嚴重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臟病,也可能併發高黃疸血症、敗血症、後晶體纖維化導致失明或顱內出血所遺留的神經傷害及腦性麻痺等,常使很多家庭窮於應付,經濟負擔沉重。

擔心懷孕生產風險的婦女,可在確定懷孕後盡早購買婦嬰險,但僅限於28周內投保,保障對象是「懷孕的母體」和「尚未出生的胎兒」,保障項目則包含妊娠期併發症、生產過程風險,還有多項嬰兒先天性重大疾病或殘缺等。

基本上,婦嬰險著重在罹患特殊疾病時的一次給付,而不是後續治療的長期補助,因此,除非早產兒罹患特定重大疾病或殘缺,如先天性心臟病、失明或腦性麻痺等,每家保險業者保障項目不盡相同,只要符合保障項目,就可獲得理賠,其他醫療部分則不在理賠範圍內。若新生兒死亡則退還所繳保費。

想要分散相關風險,早產的預防十分重要。若有未成年懷孕、多胞胎、妊娠毒血症或高血壓、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羊水過多或過少等狀況,都應注意可能造成早產,懷孕期間發現異常出血、陣痛、持續下背痠痛或腰痠感、胎動次數較平常減少一半以上、陰道流出清澈透明的水漾液體等早產徵象,均應盡速就醫安胎。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明台產險:新任總經理陳嘉文業經金管會核准4/1正式上任
三井住友海上集團為深耕臺灣擴大發展,同時領先保險科技應用、創新經營模式,2月底董事會通過聘任同時具有...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年輕人必備 「鍾心轉蛋重大傷病健康保險」 助你彈性轉成終身保障
「我一直認為,疾病離我很遙遠,但沒想到年輕的我,卻也敵不過癌症的侵襲…」,這是才剛過3...
財產保險
載「妹」自撞落跑 車損險怎麼賠?
日前凌晨2點多,新北市新莊區的中山高架道路,發生一起黑色轎車自撞水泥護欄,左車頭整個凹進去,保險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