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每天在職場上衝鋒陷陣的社會新鮮人,除了要留意自身的勞動權益外,也應替自己多安排一些保障,而透過買保險來分散風險,就是個不錯的方式。到底薪水不多、收入不穩的社會新鮮人該怎麼投保比較恰當呢?如何用少少的保費換來大大的保障?來聽聽以下幾位壽險專家怎麼說:
● ING安泰人壽高級處經理謝永瑜 - 推薦附加醫療與意外的投資型保單
謝永瑜表示,社會新鮮人因為收入少,如果只單純購買傳統型壽險,因為所能支付的保費額度不高,自然保障也低,因此多會推薦社會新鮮人購買投資型保單附加醫療險及意外險,不但需繳交的保費不高,還能獲得高保障,一般來說,社會新鮮人只要月繳2,000元的保費,即可擁有200萬元的保額。
● 宏利人壽資深處經理邱昌柏 - 應以失能、醫療及意外險為主
邱昌柏表示,在受理社會新鮮人投保時,一般會先視其整體收入狀況給予不同投保建議,但由於多數社會新鮮人的收入都較不穩定、欠缺經濟基礎,因此會建議購買的險種多為失能險、醫療險、意外險及重大疾病險等,且由於終身型的保費較貴,所以多半會先安排購買定期型的。至於社會新鮮人保額則多定在其年收入的5至10倍左右,例如年所得為30萬者,保額則定在150萬至300萬區間,其中家有長者需照料者則會建議較高的保額;而合適的保費額度則約在月所得的10%-15%左右,例如月薪3萬元者,則月繳保費約為3,000元至4,500元。
● 新光人壽處經理柯登耀 - 建議投資型商品 月繳2,000元即可
柯登耀指出,社會新鮮人的想法特殊,每個人的需求大不相同,因此多會要求業務員在推薦保單時不要替其預設立場,應視其個人狀況定奪,但一般來說社會新鮮人因為付費能力弱,因此對於有意願投保的多會建議其購買投資型商品,因為是自然保費(即隨著年紀遞增而增加的保費,與一般採用的每期都固定的平準保費不同),最低每月保費約2,000元,即可擁有年繳保費60倍的高保額,例如月繳2,000元即可有144萬元保額(2,000元×12個月×60倍)。
● 錠嵂保險經紀人處經理周宗賢 - 保障型險種優先 保額為20年生活費
周宗賢表示,剛踏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投保時應以「保障型」的險種為優先,例如壽險、醫療險、意外險及重大疾病險等,另外也可考慮購買投資型保單(變額萬能壽險)做規劃。至於保額部分,因以保障其工作能力為主,所以以20年所需的生活費為保額計算標準較恰當,例如1個月需花費1萬元生活費的社會新鮮人,保額即約240萬元(1萬×12個月×20年);而需支付的保費部份,其年繳保費則以每月收入來計較恰當。
未來收入增可視需求調整投保內容
由上面幾位專家的建議中可以發現,剛踏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買保險應以低保費、高保障為規劃方向,購買險種也以提供身故、傷病或失能保障的商品為主。雖然社會新鮮人一開始因為薪水不多選擇性較少,不過未來若收入增加還是可以適時調整保單內容,讓自己在人生各階段擁有完整而周全的保障。
編輯推薦 | ||
人壽保險 40萬在台老外保險怎麼保?
根據內政部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在台合法居留(指在台居住期間超過6個月者)的外籍人士約有40萬名... | 財經時勢 2022上半年壽險FYP衰退11% 僅這8家公司正成長受疫情衝擊,2022年對於保險業來說無疑是驚濤駭浪,走過充滿挑戰的上半年,壽險表現如何呢?
根... | 市場訊息 財星全球500大 台積電首度入榜財星(Fortune)雜誌公布2015年全球前500大企業排行榜,以營收做為標準,零售業龍頭沃爾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