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善終是最大福報,帳戶型醫療險權益在
文/宋依玲 | 2014.09.02 (新聞)
面對疾病與生死的十字路口,要做決定的人是那樣的徬徨、恐懼與擔憂。醫院裡總可以看到許多重症病患每日依靠插管、呼吸器維持最基本的生命機能,儘管只要在醫院還活著一天,日額醫療理賠依舊能一直給付、但長期躺在病床上接受插管等無效醫療,對病患與家屬的身心都是折磨。

醫學的目的在治療病人並延長生命,但如果明知疾病無法治癒,群醫已束手,目前許多醫師或失去親人的家屬,紛紛開始推廣預立醫療自主、簽屬安寧緩和意願書,讓重症患者在生命末期可自行決擇不要再做侵入性的治療,以免徒增痛苦。

已故長庚醫院毒物科醫師林杰樑的遺孀譚敦慈,在經歷過丈夫面臨插管等無效醫療後,目睹至親臨終前仍飽受折磨的過程後表示「善終,是人生最大的福報。」而目前市場上的醫療險包括帳戶型、倍數型及定期醫療險附約,尤其有些帳戶型醫療險會將未用完的醫療帳戶餘額退還給身故受益人,相當於具備壽險功能,雖然保費較高,但不論是生前的醫療給付或身故保險金,對重症末期患者或家屬,多少能給予善終、完整的保障。

壽險業者表示,帳戶型醫療險,選擇前先考慮自身需求,並留意保單是否具備「身故保險金」項目,這類保單等同保戶預先把保費存在保險內的「醫療預存基金」。帳上的金額因醫療需要「提領」完畢,這張保單即失效,若還有餘額未用完,當被保險人已身故或全殘,受益人可領回未用完的金額,即使被保險人未在醫院內繼續接受無效醫療而未能延長生命,保險權益並不會因此縮水。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保險竟變成危險?
「保險糾紛日增,消費者透過法院訴訟解決紛爭耗時費事……,為保戶及保險公司排解糾紛,發揮保險功能...
市場訊息
保險和你想的不一樣
我永遠無法忘記在母親的病房外,多少次我捧著病危通知書,一次次替母親決定重大醫療決策的無助與恐慌。幸好...
市場訊息
保誠人壽:「金滿意」保險 擁有七「心」級的保障優勢 保障備妥才安心
近幾年來不少大型意外事故頻傳,包含美濃大地震、八仙塵爆、高雄氣爆事件、飛安意外、出國旅遊或打工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