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2006年,是中國保險業按照加入WTO的承諾,保險市場對外開放後的第二年,也將是外資公司長袖善舞的一年,因為中國政府對中資保險公司的保護政策日漸式微,外資保險商將在團險、年金等領域與中資保險商大戰一場。
2006年,將也是中資保險公司艱苦應戰的一年。對內要繼續推進結構調整,對外要迎接外資機構實力與技術的挑戰;沿著2005年保險市場的發展軌跡,我們依稀能捕捉到2006年大陸保險市場的主要脈絡,因此保險市場人士預測,2006年中國保險市場將呈現8大走勢。
國企股東撤退
隨著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等三部委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的通知》要求,2006年中國勢必將掀起內地的國有企業撤資熱潮,而當初做為「多元化經營」寵兒的金融保險業將首當其衝。近幾年來中國保險業快速發展,大型國有企業參與保險行業的不在少數,它們的主輔分離將對保險業的影響意義深遠。
大型國有企業極有可能在2006年調轉發展方向,集中精力做大做強主業,因此保險業很可能會被排除在主要發展的目標之外。而中國現有的合資壽險公司有中方股東的多數是此類企業,這對於試圖利用股東資源優勢的外資方來說顯然是個重創。由於外資不熟悉中國國情和銷售不暢等原因,合資壽險公司的服務物件多侷限在中方股東及其關聯企業,一旦中方退出,原先持有的資產必須要轉手另找買家,外資的信心和期望值很可能降低,合資壽險公司前途未卜。
外資投資轉向
市場預期,2006年中國外商投資保險行業的走向可能轉變,外商參股已成規模保險企業的意願,遠遠高於與中方合資組建保險公司的意願;轉變的原因是前者帶來的利潤在短期內能立竿見影,而後者投入的資本與實際的回報往往不成比例。有資料表明,截至2005年底,外資入股大陸已成規模保險企業的資金有超過200億元人民幣,而投入到合資公司的數額卻不到30億元,這一差距在2006年將逐漸拉大。
躉繳讓位期繳
中國保險業在2005年的發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仍存在很多發展中的問題,例如財產險行業,輕業務質量重保險費數量的情況依然嚴重;壽險公司儘管結構調整貫穿全年,但仍有保險公司在本身償付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還在為單純擴大保費規模和推動躉繳保單銷售;銀行保險中一些投資理財險種誤導現象也浮出水面……很明顯,2006年中國保險業務大調整還將繼續,但是保險業不能因調整結構而停止發展。
有專家認為,影響2006年中國保險保費收入增長的因素包括:2005年銀行保險的保費收入有一部分來自固定利率的儲蓄性產品,在預期下,這部分產品已經逐漸退出市場;2005年銀行保險的保費收入大部分來自躉繳產品,2006年這部分收入將繼續下降。如果中央銀行繼續加息或者股市回暖,銀保產品甚至會發生大量退保風險,使壽險經營者面臨巨大挑戰,當務之急便是降低躉繳產品和投資理財型險種的比例。
團險戰拼「服務」
在中國,團體壽險被認為是一個中外資角力的關鍵領域。中宏人壽的《中國企業員工福利保障現狀調查報告》便顯示,民營企業將是未來投保團險的主要消費群體。2006年,中國的外資保險公司將紛紛出手團險,雖然在短時間內並不能改變由中資保險公司主導市場的局面,且主要業務是來自於中方股東,但是他們的理念將再次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市場中,並為有一天改變中國保險市場格局做好充分的準備。
修補「誠信形象」
由於中國保險公司近年來在誠信方面出現不少問題,廣大民眾對保險公司的服務水平、服務質量及職業道德等方面都不盡滿意,影響了保險公司的社會形象,也阻礙了保險公司的業務發展。因此,在新的一年裡,中國保險公司不得不在人才培養和誠信建設上下大功夫。
仲介全面洗牌
2005年第4季,中國保險監管機關開始對保險仲介機構的監管力度加強管理,這暗示著2006年中國保險仲介市場將有一場大地震。保險仲介異地違規展業、業務人員持證率低等現象,將中國保險仲介的軟肋徹底曝露於監管陽光之下。在2005年下半年,中國保監會總計吊銷了近50家違規經營的保險仲介機構執照,而這一系列的整頓計劃將正式從2006年揭幕。
在經過一系列對中國保險仲介市場深入調查研究之後,有專家預計2006年大陸保險仲介將全面「洗牌」。如果2006年中國保險仲介市場不脫胎換骨,將對保險仲介市場的長遠發展不利。因此, 2006年中國的保險監管機關勢必要痛下決心,整頓這個仲介市場,對於違規展業的仲介機構進行停業整頓和處罰。
提高償付能力
2006年中國保險監管機關的監管重點還將直指「償付能力」。中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明確表示要把償付能力監管做為改善監管和防範風險的關鍵環節,不斷加強償付能力監管制度建設。中國保監會力爭在3至5年內建構一套既符合中國保險業發展實際、又符合國際保險監管發展趨勢的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中國保險業新的償付能力標準有望在2006年出臺。
伴隨著償付能力監管緊箍咒的收縮,中國保險公司正在努力尋找提高償付能力的良藥。被認為可填補償付能力缺口的途徑有3種,一是增加資本額,二是發行次級債券,三是公司上市。就中國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業內專家認為2006年中國保險公司上市的可能性極小,所以發行次級債券和增加資本額無疑是中國保險公司的選擇途徑。
責任險受關注
2005年中國礦難事故頻傳,事故頻發的省市地方政府明確表示會將購買責任保險納入2006年的計劃之中。有專家表示,對於一些高風險行業包括煤礦、非煤礦山、建築企業、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爆物品、水陸交通運輸和公眾聚集場所等,企業主應強制投保雇主責任保險、公眾責任保險、承運人責任保險、公眾火災責任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校園方責任保險等。
鑒於事故頻發地區經濟水平較落後的考慮,中國一些保險公司也打算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如果取得經營效益,將在扣除當年行業規定利潤5%後,將部分剩餘利潤拿來建構政府安全生產救災防損基金;另外,投保企業如果在投保年限內未發生安全傷亡事故,次年還可降低保費5%,按年累推,最高可下浮30%。這些優惠政策將是鼓勵中國高危險行業積極投保的加速器。
在對外開放政策陸續執行下,中國保險市場未來幾年的變化想必空前激烈,值得各方持續關心與觀察。
編輯推薦 | ||
退休規劃 不怕活太久
長壽是祝福不是咒詛
當很多人在壽宴上祝福長輩「壽比南山」的時候,在社會的各個角落... | 市場訊息 宏利投信:企業獲利持續成長 亞洲央行維持貨幣寬鬆政策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從中長期的市場潛力來看,亞洲各國GDP表現,包括成熟亞洲市場台... | 財產保險 醫療疏失易生爭議,醫綜險責任需釐清
12年前,林姓男子因車禍受傷被送往林口長庚醫院治療,因林男為耶和見證會信徒,家屬拒絕輸血,而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