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投資高股息不能忽略亞太股市
文/許派一(投信公司資深協理) | 2006.05.01 (月刊)

強勁的經濟數據與居高不下的物價促使美國聯準會(Fed)、歐洲央行(ECB)與日本央行等國際三大央行相繼緊縮銀根,全球股市籠罩在利率一片看升的陰霾中,無不倍感壓力,面臨升息環境可能對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股市的波動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高股息類股是升息環境下最佳選擇之一

越來越多投資人重視實質股票回饋的現金股息及股東報酬率的多寡,因而促成更多的科技產業及公司選擇將獲利發還給投資人;以台灣股市為例,自從2001年推動平衡股利政策以來,發放現金股利的上市櫃公司家數已超過500家,占全體上市櫃公司比率逾5成,不僅如此,美國前五百大企業配發股息的比率也持續上升。影響所及,未來高股息概念將可兼具高成長及股息回饋的雙題材,勢必受到穩健資金的青睞。

歷史經驗顯示,每當股市步入空頭市場或景氣趨緩之際,高股息投資策略特別具有抗跌性,表現反而有機會超越大盤及其他股票。根據彭博資訊社(Bloomberg)的統計資料,自1996至2005年為止,代表高股息資產的指數即美國高股息指數(DJ Select Dividend Index)相較於全球股票指數(MSCI World Index)走勢漲多跌少,年化報酬率為14.08%,也優於全球股票指數的5.53%。另外,長期投資美國股市的報酬率為8.2%,其中股息的貢獻就高達4.9%,換句話說,選擇高股息股票,等於先掌握了6成的獲利在手中。由於今(2006)年美國經濟成長力道將比去(2005)年和緩,相較之下,高股息類股又將成為穩健投資人在升息環境下的最佳選擇之一。

高股息風早已吹向亞洲股市

事實上,此一高股息風早已吹向亞洲股市,這是因為亞洲國家經過多年調養生息,企業獲利已逐步回升至1997年金融風暴之前的水準,配息率也跟著逐年走高。以MSCI亞太(日本除外)指數為例,12個月的移動平均股利率目前為2.97%,不僅超過MSCI美國指數的1.76%,以及MSCI世界指數的2.05%,更超越素以高股息見稱的MSCI歐洲指數2.78%的股利率,顯示不含日本的亞太地區國家去年的股利率平均水準已超越歐美地區,成為全球高股息的新盟主。

根據Bloomberg的統計,在過去10年期間,於任何一個時點投入亞太地區高股息股票,其短、中、長期的累計報酬率均優於代表一般區域型的亞太地區(不含日本 )指數,保守估計其累計1年的報酬平均就有12%,如以個別市場來看,至今年3月底止,亞太區域內的紐西蘭、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台灣、澳洲及香港等股市的平均股利率分別是7.98%~3.27%不等,顯然還是比同期美國S&P 500(Standard & Poor's 500 Index)指數的1.77%或道瓊歐洲600指數(Dow Jones Stoxx 600 Index)的2.67%高出許多。有鑑於亞太國家平均股利率高於歐、美等已開發市場的高股息特性,亞太股市潛藏「高成長」及「高股息」雙料報酬機會,後續行情仍將看俏,投資界正蘊釀掀起一股追逐高股息的風潮。

高股息股最常見於價值型股票

所謂「高股息資產」就是能夠持續且穩定配發現金股利的金融商品,由於具有穩定現金股利收入的基礎,兼具資產價格上漲、資本增值的潛力,因此成為追求穩健收益的最佳投資標的。全球高股息資產多數具有較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特性,例如水、電及天然氣等公用事業,或是民生必需品等相關產業,營運收入較其他產業穩定,就個股投資屬性而言,高股息股尤常見於價值型股票,例如台塑四寶(台塑集團旗下台塑、南亞、台化與台塑化四檔塑化股)與電信三雄(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與中華電信)。

在亞太市場水準,澳洲是非常有高股息概念的國家,以澳洲的3大產業金融、電信及原物料產業來看,平均股息率皆有5%的水準,由於這些產業多具有獨占或寡占特性,即使面臨景氣衰退,亦不致於影響其股價發展及股息發放。此外,在澳洲掛牌的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投資標的不僅是紐澳地區,更涵蓋全球不動產市場,澳洲的房地產市場其股息率更高達6%以上,在海外退休移民者不斷湧入下,於近年蓬勃發展,澳洲金融市場的發展可說是欲罷不能,為投資亞洲不可忽略的地區。

日本股利率雖偏低  但仍是好投資標的

日本去年平均股息殖利率僅1%左右,比其他亞太國家平均股利率3.7%的水準低上許多,根據Bloomberg統計,至今年3月中旬為止,日本日經指數平均股利率僅有0.83%,不僅遠低於紐西蘭、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平均4%以上的表現,甚至與印度的1.16%平均股利率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表面看起來日本股市明顯壓低整體亞太市場的平均股利率水準,但亞洲整體股利率水準能夠吸引外資的青睞,主要關鍵仍在於日本的「高股息」概念逐漸發酵所致。

以日本證券類股來說,日本第三大券商日興證券已宣布,2005年會計年度下半年配發每股30日圓股利,此數字大幅超越2004年全年每股14日圓的水準;野村控股也宣布2005年會計年度下半年配發每股36日圓的股利,此數字為2004年全年每股10日圓的3倍之多,日本股市股利率可望急起直追,帶動亞洲區域整體股利率水準提升,持續擴大與歐、美市場的差距,使亞太區域坐穩「全球高股利霸主」的地位,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年4月的半年評估報告調升全球經濟成長率,其中主要上調動能即來自於日本,所以儘管日本股利率目前依然偏低,但日本股市仍是好的投資標的。

個人綜所稅率高者 不宜參與個股除權息

在台股方面,根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統計,台股的現金股息殖利率從2001年的1%,已連續成長到去年的4.4%,今年可望達4.7%,明(2007)年更可能達5.6%,這吸引外資匯入台股約8千億元的資金,使外資占市值比重從20%提升至32%,其中,不少外資屬退休基金的資金來台,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賺取資本利得,而是為獲取穩定的股息收入,當然投資人每年若要跟隨外資腳步參加高股息股除息,就必須考慮到稅負的問題。

因自從實施兩稅合一制後,個人綜合所得稅要與公司營利事業所得稅合起來繳納,抵扣稅額為計算綜合所得稅時應納稅額的直接減項,對符合抵稅規定的納稅義務人而言,帶來的抵稅效果是直接且實惠,所以若僅從稅負角度來看,投資人參與除權息個股的可扣抵稅率越高,報稅時可扣抵的絕對金額就更有利,只要「稅額扣抵比率」高於「個人綜合所得稅率」,股東參與除權息,不僅可享受到股利或股息報酬,也可額外獲得抵減稅額,可謂一魚雙吃,將可兼具投資與節稅雙重效益,但若個人綜合所得稅率較高,則需再繳納所得稅差額,會造成實際分配股利縮水,此時就不宜參與個股的除權息。

基本上,一般外資法人的平均稅率約在25%左右,對「股東可扣抵稅額」的看法與一般所得稅率在21%以上的投資人差不多,故所得稅率在21%以下的投資人,若想透過參與除息以達到節稅目的,可以選擇可扣抵稅率在3成以上的「節稅概念股」;至於個人所得稅率高達4成的大戶,則無法透過除權息來達到節稅目的,因此單以稅的角度來看除權息意願,外資與一般投資人都是樂於參加除權,反觀股市大戶則以棄權居多,尤其現金股利愈高,大股東棄權的誘因越高。

亞太股市將成為投資高股息重點區域

整體而言,日本的需求將持續擴大鄰近亞洲各國的出口,提供其他亞洲國家經濟成長的動力,並持續激勵以日本為首的亞太股市,亞洲地區經濟表現比市場預期強勁許多,加上企業回饋股東配發「高股利」的政策也逐漸蔚為風潮;成長題材的資本報酬加上價值投資的股息吸引力,使得亞太股市將成為投資高股息概念不可忽視的重點區域。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南山人壽:跳脫舒適圈需要勇氣 「優質人才培訓計畫」助您開創未來
據人力銀行上班族學用落差調查資料顯示,有57%的上班族認為自己首份工作「學非所用」,其中又以運動學群...
市場訊息
富邦投信:外資熱錢持續注資 印度NIFTY表現可期
號稱全世界最大的選舉-印度總理大選終於落幕,莫迪連任,符合市場預期,惟在選後,印度NIFTY指數不僅...
市場訊息
野村投信:內外兼備 新興債券中長期持續看好
新興市場並未受到美國縮表與持續升息的步伐影響,短線震盪後隨即回復至上揚格局。回顧今年以來,新興市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