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電視座談> 跟膽結石說掰掰
文/葉惠娟, | 2013.07.15 (新聞)
在美國,65歲以上男性有10%罹患膽結石,女性則有20%以上患有此疾病,估計全美患有膽結石的人約2,000萬人。
近年來,膽結石也成為國人常見疾病。坊間常說,多吃含高膽固醇食物是造成膽結石的原因,但有些學者卻認為沒有直接關係。究竟,為甚麼人體會產生膽結石?切除膽囊後對人體有何影響?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張振榕,昨(14)日在非凡商業台播出的健康保險大家談中表示,膽囊位於肝臟的正下方,負責儲存肝臟分泌的膽汁,當食物進入胃後,膽囊會收縮,擠壓出膽汁,將脂肪轉換為容易被人體吸收的形式。
至於膽結石形成原因,張振榕說,當膽汁內的膽固醇濃度過高,加上膽囊收縮功能不佳,時間一久,膽囊就如同臭水溝,過於濃穠的膽汁的會淤積在膽囊裡,慢慢變成結晶,最後形成石頭。此外,有肝臟疾病、慢性膽道疾病或肝臟感染者,也容易有膽結石。
不過,營養學教授楊乃彥指出,從中醫分析,濕熱體質容易罹患膽結石,而濕熱體質的特徵包括舌質紅、舌苔黃;手掌暗紅色、溫暖、汗濕;頭髮、皮膚油膩;頭皮屑多、毛孔粗大。
楊乃彥說,預防膽結石,要從緩解濕熱體質做起,例如先拔罐袪濕,再刮痧清熱,或可透過經絡、穴位保養,啟動身體自癒力。也可以採用肝膽排石法,連續6天每天喝1,000cc蘋果汁,到第6天晚上喝檸檬汁加橄欖油,即可排除膽結石的前趨物。
至於切除膽囊後對人體的影響,張振榕說,除了可能造成腸沾黏,產生腹痛、嘔吐等症狀之外,切除膽囊後半年內,容易腹脹、吃東西後易有拉肚子的現象,有些人還會感到右上腹悶痛,大部份病人經過半年後身體才會逐漸適應。
| 編輯推薦 | ||
醫療、健康保險 <電視座談預告> 台灣每天38人失智
2013年,台灣65歲以上失智盛行率已達4.97%,且每增加5歲,老年失智發生率就增加1倍;8... | 調查&排名 花錢不手軟 賣牡羊、獅子、射手保單要趁熱「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卻不跟我買保險?」「太意外!這個客戶是在街上發問卷認識的,才見面兩次就成交」,誰... |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聯準會鴿派訊息 全球股債資產扭轉乾坤2019年全球風險性資產扭轉乾坤,今年首場美國聯準會FOMC會議釋出鴿派訊息,再次激勵全球風險性資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