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藏在內衣下的隱憂
文/鍾昌宏(資深腫瘤科醫師) | 2002.09.01 (月刊)

在台灣,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僅次於子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癌症的第二位,約是西方婦女乳癌罹患率的五分之一。近年來,由於社會的進步、飲食的改進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乳癌的發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在美國,乳癌是女性癌症死亡的首位;在台灣,則為癌症死亡的第四位,僅次於肺癌、肝癌及大腸直腸癌。

此外,大多數人以為只有女性才會罹患乳癌,殊不知男性也有可能罹患乳癌。根據美國統計,男性與女性發生乳癌的機會大概為一比一○○,白種男性發生的機會較高,東方男性發現的較少,大都發現在四十歲以上。因此,當男性發現乳部或腋下有淋巴結等腫塊現象時,最好不要不以為意。

自摸是乳癌診斷的第一步

乳癌發生的真正原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一般相信與遺傳、個體免疫系統的缺陷、濾過性病毒及荷爾蒙等有關。而各地區的發生原因與人種、地理學分布、生產次數、初潮、閉經及餵乳習慣等,也都可能有關。成年婦女應在月經後的一至五週之間,選擇一天施行乳房自我檢查。一般疑似乳癌的症狀包括:

◎無痛性乳房腫塊。

◎乳頭凹陷。

◎乳頭有異樣的分泌物,尤其是帶血的分泌物。

◎乳房外形的改變,局部有凹陷或凸出。

◎乳房皮膚有橘子皮樣的變化、紅腫或潰爛。

◎摸到有腫大的腋下淋巴結。

通常乳房腫塊還小的時候,常常是無痛性的,特別要注意乳房的外上方發生乳癌的機會較高,在乳房摸到的腫塊八十%屬於良性,但還是需經醫生進一步的物理檢查,乳房超音波及攝影等檢查,才能確定是否有癌症的可能。

四種治療方法移除乳癌細胞

乳癌的治療一向以外科手術為主,但現階段除了腫瘤大小在五公分以上,或已侵犯到胸肌外,基於效果及技術上的困難已很少採用乳房根治手術了。除了外科手術的根除,乳癌治療的方法還包括放射線治療,化學藥物治療及內分泌治療。

目前歐美國家較流行的是改良性乳房根除手術,八十%以上的外科手術都是採用這個方法。就是把病灶廣泛性的切除,儘量保留乳房原來的形狀,而腋下淋巴結是否切除,則依病情而定。手術以後一般需要以放射線來做輔助性的治療,對於早期乳癌的年輕婦女,最適合採用這種方法。

至於藥物方面的種類必須依據病況、年齡,以及接受體、荷爾蒙的情況來決定是否單獨使用化學藥物治療,或者加上內分泌治療。對於較晚期的原發乳癌,在荷爾蒙接受體表現為陰性的情況下,必須加上化學藥物治療來控制原發腫瘤的復發跟轉移。

定期追蹤以免復發

乳癌腫瘤在○.五公分以下,淋巴結沒有侵犯的情況下,十年的生存率達到九十八%。對於一至二公分的腫瘤、淋巴結部份侵犯的情形,治療的十年生存率也能達到八十%,但是在腫瘤兩公分以上,淋巴結侵犯的情況下,生存率就降低很多。

乳癌淋巴腺轉移復發率達到五十%以上,因此,在手術治療以後,要由醫生決定是否需要局部放射線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或是內分泌治療,並且在治療後也需要定期追蹤。因此乳癌在經過初次治療後局部再發、淋巴結復發以及遠端轉移的機會是很高的,這些病灶如未經適當的治療,便很可能發生各種症狀,因此定期追蹤更是乳癌患者不容忽視的觀念。

(本文摘自由台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從頭到腳話癌症」一書)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南山人壽:邀請民眾用腰圍替爸爸的健康把關 父親節前夕 一起用愛圈近距離
南山人壽於父親節前夕,特別規劃「用愛為爸爸圈住健康」的保戶關懷活動,邀請民眾透過每周定期幫爸爸簡單量...
市場動態
保險業西進大陸的迢遙長路
大陸市場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對台商發揮難以抵擋的磁吸效應;兩岸經貿關係在政府「積極開放、有效管...
財經時勢
酒醉摔死遭拒賠500萬 理由竟是「犯罪行為」
酒醉摔死竟然也是「犯罪行為」。一名洪姓男子喝醉酒不慎摔死在水溝裡,家屬向3家保險公司請求共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