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近二、三年來,跟銀行買保險,在民眾眼中似乎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倒是不知道銀行也開始賣起保險的人,反而顯得有些「落伍」囉!
銀行保險在歐洲其實早已行之多年,舉凡法國、西班牙等國,銀行保險已成為壽險市場主要的行銷通路之一,而日本、美國也於一九九八、一九九九年相繼通過相關法案,允許銀行販賣保險。至於台灣的銀行為什麼也開始賣保險呢?是跟隨「流行」嗎?還是情勢所趨呢?
銀行跨業經營,以提高競爭力
這兩年來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導致投資報酬率不佳以及市場利率不斷走低,再加上公司企業頻傳倒閉的消息,企業逾放款比率升高,使得銀行存放款的利差收益降低,迫使銀行得積極開發其他非利息收入業務(如手續費、佣金)作為提高收益的來源,以確保利潤的穩定性。此外,金控法的通過,金融業務的整合以及提供客戶完整的金融商品也成為未來趨勢之一,因此銀行要在金融整合的時代中生存,不僅本業要顧好,舉凡跨業的保險、證券等金融商品及服務的提供,似乎也是勢在必行。
因為業務屬性較相近的關係,共同基金、債券等證券業的金融商品早已成為銀行消費金融業務的範圍之一。而保險則因為早期牽涉到法令關係以及銷售需擁有保險業務員登錄資格的限制,而較晚「現身」於銀行服務範圍中。
不過隨著法令的開放,以及保險市場逐漸受銀行重視下,銀行開始成立銀行保險代理人公司,正式開展保險業務。自一九九六年台新銀行率先轉投資成立「台新保險代理人」公司後,銀行保代便如雨後春筍般一一成立,目前國內五十二家銀行中,有成立保險代理人、經紀人公司的就超過一半以上。
金融服務一手包,客戶忠誠跑不掉
根據調查顯示,國人平均每人至少擁有六個銀行帳戶,除了部份民眾會因為風險分散的關係將存款分不同帳戶存放外,其中更有一大部份是存款金額少,使用率偏低的「呆帳戶」,甚至是換了工作後就再也沒用過的薪資轉帳戶。而近來各銀行紛紛調高存款的起息點,除了要節省利息支出外,另一目的就是要鼓勵客戶能將多個帳戶合併,作為唯一往來的「核心銀行」,因為銀行業者已經了解到,想要增加獲利,除了客戶的數量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客戶的「貢獻度」。當然金融控股公司的競相成立,也就是要達到此一目的。因為透過行銷通路以及商品的整合,可以提供客戶所有的金融服務,讓客戶的資金無論如何做移轉配置,都能留在自家口袋。
由於銀行是民眾接觸頻率最高的金融機構,再加上一般民眾對銀行的信任,因此銀行在發展保險業務便佔有不錯的優勢,當然也是藉機提昇自己對客戶附加價值的最好時機。
現在適逢各金融業務整合的時候,且銀行傳統存放款業務的利潤邊際下降,銀行保險正是值得銀行投入發展的業務。雖然因為各國的金融體制不同,造成銀行保險發展的原因也不盡相同,但是由全球銀行保險業務發展的成果來看,銀行保險似乎是銀行該走的,也是必須要走的路。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桃園國際機場保險櫃檯創新服務 旅平險自助投保機6/14首發
國泰人壽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保險櫃檯於6/14舉行創新服務啟動儀式,宣布即日起於桃園國際機場... | 市場訊息 國泰金控:國泰世華銀行為可能竭盡所能 CUBE App推出全新整合保險服務在台灣,平均每2人就有1人是國泰金控集團客戶;而國泰世華銀行的客戶中,有500萬人同時也是國泰人壽或... | 市場動態 微型保險的4百億美元商機
保險雖然不是有錢人才買得起的奢侈品,但若真的沒有錢,即使知道越貧窮的時候保險越重要,但是面對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