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產保險
你需要保險金信託嗎?
文黃品豪 | 2002.11.01 (月刊)

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曾說過,「意外與明天不知哪一個先來?」,面對生活中無法預知的意外事故,我們除了預先作好安排之外,別無他法。

一般民眾為了要給家庭一份完整的保障,安排周詳的保險計劃與投保高額的保險是最常見到的方式。這些安排固然能在不幸發生事故時,為家人帶來實質上的經濟幫助,但這畢竟是要在家人有能力管理運用保險金的前提之下,才能達到真正的目的,否則保障只做了一半,另外一半也就只能聽天由命了!因此除了保險規劃之外,如果連保險金也能夠替家人事先安排好的話,那對家人的愛與關懷才能夠真正延續下去。

成立保險金信託的三大理由

或許有人覺得,保險規劃齊全了應該就很保險,為什麼還要成立保險金信託呢?基於以下三個理由,你會相信保險金信託絕對有成立的必要。

理由一 當保險受益人不一定真正受益

民國八十三年四月,在日本名古屋發生了一起令國人深感遺憾的空難,機上兩百多人的喪生,造成了百餘個家庭的破碎,而不少雪上加霜的不幸事件,更是在這時候發生……

一對夫婦不幸在這場意外事故中喪命,而遺留下一個未成年的小孩。雖然這對夫婦投保了數千萬元的保險,並以這小孩為保險受益人,但是小孩卻沒有真正因此而受益,因為這個小孩的法定監護人代領了鉅額的保險金之後便將他棄之不顧,讓他依舊是孤苦無依。

因此像是擁有高額保單或是單親的家庭,都應該事前透過保險金信託的成立,來確定受益人能真正獲得保險金,以避免他人的爭奪,讓受益人能夠真正得到照顧。保險金如果沒有事先做好適當的安排與規劃的話,不僅無法照顧到想照顧的人,甚至還可能對受益人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理由二 當保險受益人不一定有能力管理保險金

家中若是有身心障礙者,如腦性痲痺、智能障礙者等,因為缺乏謀生能力,就算獲得大筆的保險金,也不見得能獨自生活。

如果透過保險金信託的成立,以這些人為受益人,由受託人按約定的方式給付保險金來照顧他們爾後的生活,就能避免身心障礙者因親人不在,無法支付安養費用而遭照顧者棄養。

此外如年幼的子女、年邁的雙親,也都是缺乏管理、運用保險金能力的人,不僅保險金可能因管理不當而浪費,甚至保險金還可能遭子女的法定監護人或身邊不肖親友侵占。但是如果透過保險金信託,藉重受託人的專業及經營能力,不僅可達到管理保險金的目的,甚至還可能會有資產增值的效果。而受託人依信託契約約定方式給付受益人生活及必要費用,就像是委託了另一個人照顧一樣,即使委託人不在他們身邊,他們一樣可以衣食無虞的生活下去。

理由三 保護受益人也能保護保險金

成立保險金信託,除了能確保受益人因保險金而受到照顧、替受益人管理保險金外,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保護受益人與保險金。

以銀行為受託人而成立保險金信託為例,信託一旦成立之後,只要保險事故一發生,保險公司會自動將保險理賠金轉入受益人在銀行的「保險金信託專戶」,由銀行依契約約定方式進行管理,並給付受益人。由於保險金是以信託銀行的名義存在與運用,表面上看起來與受益人無關,但實際上卻享有實質利益,受益人也不至於因鉅額的保險金曝光而遭人覬覦,甚至遭騙、受害。再加上銀行的專業與定期向受益人報告信託管理狀況,保險金也有了安全的避風港。

能照顧子女、孝順父母一輩子是許多人的願望,但是試想,如果不能陪孩子長大,不能侍奉父母到老,那除了保險加信託,還有什麼可以幫你完成心願呢?在了解了保險金信託之後,相信你已經得到答案了!

除了現有的保單成立保險金信託外,保險公司與銀行合作推出的保險理財信託商品也是另一種值得參考的選擇。不過要提醒您的是,成立保險金信託跟規劃保險保障一樣,都要依自己的情況與需求,選擇專業且值得信賴的專家如保險業務員、保險公司或銀行協助規劃,才能真正擁有一份完整且長遠的保障。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康健人壽:金彩人生專案一兼二顧 滿足高額保障與靈活理財需求
全球吹起降息風,中央銀行上個月再度調降利率半碼,微利時代民眾花錢變得更精打細算。康健人壽建議,在預算...
市場訊息
華南銀行:退休生活好美滿 保險版「以房養老」更給力
國民健康局估計全台高齡人口,將於今年首度超過兒童人口(15歲以下)所佔的比例(12.72%);到了2...
人壽保險
保長壽、保健康 一定要靠終身險?
年輕的時候,你可能這麼想:如果我現在三十歲買一張終身險,保費繳到五十歲就好,保險可以一直用到老,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