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財產保險
Uber襲捲全球 產險業者準備好了?
文/朱家儒 | 2014.12.25 (新聞)
2009年創立、2012年進軍各國、2014年襲捲全球傳統計程車產業的Uber,外傳靠著Google、Amazon及多家創投的資金挹注,廣受消費者認同,短短5年市值規模已高達400億美金。但同時,也因威脅到傳統計乘車的生計,遭到各國政府連同計程車公會封殺。2013年7月Uber正式投入營運的台灣,亦是如此。
「一台私家車、一位司機」,Uber用App提供的平台,打破數十年來計程車的營運模式,加上創新的付費方式,對司機素質、車輛品質的篩選,改變消費者心中傳統計程車的印象。但Uber因自詡為資訊服務業,卻有汽車運輸業的模糊行為,被交通部盯上,並以無汽車運輸營業執照為由,全面封殺!
除了營運是否具有正當性外,此類私家車做營業使用的汽車保險更是一大問題,「自用」汽車保險共同條款明訂「被保險汽車做收受報酬載運乘客等行為」為不保事項,換句話說,當私家車收受報酬載運乘客時發生事故,以自用為名義投保的車體險、第三人責任險、駕駛人傷害險、乘客責任險等通通都不賠。
一位產險業的資深理賠主管指出,此規定是因為營業車與自用車的保費計算基礎不同,以營業計程車與自用車的第三人責任險為例,以保額---萬為例,自小客一年保費大約~~~元營小客就要~~~~元、相差將近5倍(請補數字),原因從102年保發中心的車險賠款統計中不難發現,自用小客車的賠款率為58%,而營業小客車則高達111%。
產險業者表示,由於Uber的車輛並無營業登記,加上車險理賠屬於後端作業,無法掌握現場事故狀況,實務上要查究此類「白牌車」的行為相當困難,他坦言,未來隱性增加的理賠費用造成任意險保費調漲,勢必由全民來分攤。
Uber在台灣的發展仍是未知數,但創新的服務趨勢已然成形,面對產業變化飛快的腳步,產險業者準備好了嗎?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領先同業推「電子化轉帳授權服務」
順應Bank3.0潮流,銀行帳戶授權自動扣繳服務可採電子化申請,台灣票據交換所(以下簡稱票交所... | 財產保險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預告>有車就要保 強制車險全民金鐘罩
2022年全國交通死亡人數直逼3000人,創下8年來新高,不論行人或汽車駕駛人、機車騎士都有... | 調查&排名 金融保險業徵才大戰開打!求職季開跑!每年三月,是各大企業舉辦校園徵才、就業博覽會的旺季,為了掌握金融保險業的徵才情況,本刊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