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重疾&特傷,好險不怕病來磨
| 2014.01.01 (季刊)

重大疾病很花錢,只有健保不夠

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與慢性腎衰竭等重大疾病已經成為最令人害怕的奪命殺手,統計顯示,2012年死亡的15萬人當中,就有一半死於這類重症,在醫療技術進步的今日,罹患重症不再完全與死亡畫上等號,但也代表病患需要更多精神與金錢來對抗病魔。

健保開辦至今已逾18年,每一個國民都能夠從這個社會保險獲得基本的醫療照顧,即便是需要龐大醫療費用的癌症、腎衰竭、重大器官移植、罕見疾病等,在重大傷病卡的幫助下也能免除就醫部分負擔,減輕經濟壓力。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重大傷病領證人數在2013年突破90萬人,來到92萬多人,實際有效張數更逼近百萬張,其中癌症領證張數最可觀,共48萬多張,占總領證數49%,其次為慢性精神病20.7萬人,占20.8%。

但是罹患重大傷病的支出,健保並無法全數涵蓋,舉例來說,慢性腎衰竭患者接受血液透析(俗稱洗腎)雖然有健保給付,但是血液透析只能洗去體內的小分子廢物,如尿素、肌酸酐等會造成噁心、嘔吐、昏迷的毒素,維持病人的基本生活機能,卻無法清除體內殘存的中、大分子毒素。大約有兩到三成的病患,會因為這些毒素出現類澱粉沉著、腕隧道症候群、無力、疲倦等殘留尿毒的症狀,需要透過血液透析過濾術(HDF)擴大清除體內毒素,使用頻率為每周一次,每次需要自費數百元~1千元。另外,如果使用健保不給付降磷藥,一個月要自付3~6千元;自費補充胺基酸「肉鹼」改善洗腎後精神不佳的情況,一個月也要3~4千元,一個洗腎病患平均可存活十年,這些花費累積起來相當可觀。

其他諸如紅斑性狼瘡、重大器官移植等,都有金額不小的額外花費,替自己規劃重大疾病或特定傷病保險,才能有足夠的金援救命,以及維持罹病後的生活品質。

癌症治療,很花錢

為了對抗癌症這個頭號天敵,治療技術日新月異,從傳統手術摘除腫瘤、放射線化療發展到標靶藥物、電腦刀、伽瑪刀等新式療法,前後不過10年,而且有越來越多研究結果宣告,癌症治療技術即將邁入下一個里程碑─從基因科技來扭轉惡性腫瘤細胞演化。

健保只給付經臨床實驗證實有療效的治療,難以跟上醫療科技升級的腳步,病患未必等得到,也因為健保只提供最基礎的醫療保障,一些比較好的治療藥物,必須要等第一線甚至第二線的治療藥物都沒有療效後病患才能使用,因此,如果想提早使用好一點的治療方案,勢必得自備一大筆錢。除了正規治療外,罹癌後辭職靜養的收入損失、使用昂貴中藥輔療、補充高貴營養品等,都不是小數目。

一次給付型保單,不用蒐集單據最簡單

重大疾病險主要理賠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腦中風、慢性腎衰竭、癌症、癱瘓、重大器官移植手術等七項重大疾病。特定傷病保險則另外再加上20~30項不等的特定疾病與重大傷害等,包含阿茲海默病、帕金森氏病、紅斑性狼瘡、心臟瓣膜手術、主動脈外科置換術、昏迷、運動神經元疾病、再生不良性貧血、猛暴性肝炎、急性腦炎、肝硬化、嚴重燒燙傷等,依各家公司保單設計而異。

由於商業保險只理賠投保後發生的疾病,因此重大傷病卡保障的先天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性新陳代謝疾病、先天性免疫不全症、先天性表皮鬆懈症(俗稱水泡症),還有慢性精神病等都不在商業險的保障範圍,反之,重大傷病卡也不完全涵蓋商業險所保障的項目,例如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等。

這類保險只要提供診斷證明書、病理檢驗報告即可申請理賠,不需蒐集醫療費用單據。

一次給付型防癌險,針對癌症提供金援

在所有重大疾病中,癌症發生率最高,如果想加強癌症保障,也可以購買一次給付型的防癌險,為罹癌花費做準備。一次給付型癌症險的給付項目大約可分為低侵襲癌、侵襲癌與特定癌症。

低侵襲癌除了原位癌以外,還包含第一期的前列腺癌、甲狀腺為乳頭狀癌等侵略性較低的癌症,保險給付較少,通常只有侵襲癌的5~10%。萬一將來罹患其他癌症,有些保單會先扣除先前領的低侵襲癌保險金。

侵襲癌則是指惡性腫瘤細胞快速產生,並且超越其邊界生長,而且可能侵襲身上鄰近部位,還會擴散到其他器官的癌症。

如果罹患的是肝癌或是其他較難治癒的特定癌症,有的保單會加碼給付保險金,提供被保險人更多的治療金援。

重大疾病險已經提供癌症保障,還要另外買一次給付型的癌症險嗎?答案可以從萬一同時罹患兩項重大疾病來思考,舉例來說,罹患慢性腎衰竭、必須終身洗腎,就符合重大疾病險的理賠條件,理賠後保單就終止,但是,將來萬一罹患癌症,可能就會面臨錢不夠用的窘境。

另外,必須注意的是,「重大疾病險」或「重大疾病暨特定傷病險」都有包含癌症給付,但是「特定傷病險」大多不保癌症,想要確實分散罹癌風險,記得要看清楚商品保障內容。

一次給付型保單,產險公司也有

產險公司推出的健康險也有這種「一筆給付後,契約就終止」的一次給付型的保單。

產險的保單,大多會跟其他商品組成套餐搭售,給付項目比較單純,壽險一次給付型保單有些結合壽險或儲蓄性質,除了重疾、特傷以外,另外給予死亡或全殘保險金、還本金等,就同樣的保額而言,產險商品因為結構單純加上經營這類險種時間不長、損失率較好,保費比壽險商品便宜。

一次給付型保單相較於分項給付型保單的好處是,即使醫療技術進步,出現新的療法,也不必擔心保險不給付,但是相對的,如果保戶沒有好好運用一次給付的這筆保險金,也可能面臨後續還有漫長治療,但錢已用罄的窘境。

如果本身就有實支實付、日額型醫療險,或是定額型醫療險,那麼面對正規治療的醫療費用就比較不需要擔心,可以把一次給付型保單定位成彌補就醫以外花費的經濟補償或完成夢想的基金;如果還沒有任何醫療險保單,想先透過投保重疾或特傷保單來分散相關風險,則最好把保額拉高一些。

分項給付型癌症險,可持續提領的,抗癌小金庫

在所有與較重大的疾病有關的保險當中,只有癌症有分項給付型保單可以選擇,給付項目包括初次罹癌保險金、癌症住院醫療保險金、癌症門診醫療保險金、癌症長期住院看護保險金、癌症出院療養保險金、癌症化療/放射線治療保險金、癌症住院手術保險金、癌症門診手術保險金、骨髓移植保險金、癌症義肢保險金、癌症義齒保險金、癌症乳房重建手術保險金、癌症身故保險金等。

投保分項給付型的防癌險,就像為自己專設一個對各種治療方式都有固定額度可以支取,且終身有效的抗癌醫療帳戶,在帳戶提供的理賠額度內,各種癌症治療花費都能獲得理賠,而且各項保險金的金額固定,申請理賠時只需要提供治療證明,不需要另外提供收據,不影響實支實付醫療險的理賠。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種給付項目,各家公司的保單規定也不盡相同。就拿癌症門診保險金來說,有些保單規定必須是癌症住院前後兩週的門診才理賠,有些則規定出院後90天內才理賠等,因此務必要看清楚。投保時也必須考量到,未來才出現的新式療法可能不在現行的保單給付項目內。

分項給付型防癌險的強項在於提供持續性的醫療費用、住院與療養等保險金,不過,大多都有給付上限,也就是當所有的理賠金超過保單總額度後,保單效力就會中止。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客戶姓氏寫法不同,金管會籲業者尊重
同一個字寫法不統一,可能會造成一家人不同姓的窘境。日前媒體報導一黃姓家族,5手足因「黃」字筆畫...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首創「海外醫療專機運送」附加條款 旅平險CP值UP!
出國旅遊時發生事故需要醫療救援,民眾常會希望能以醫療轉送方式回台治療,但動輒兩三百萬的高額費用,對一...
市場訊息
政院端出牛肉 9月啟動新商機
行政院今(20)日將提出短期振興措施,包括陸客自由行每日由4千人增至5千人,央行採行貨幣寬鬆政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