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這個月台灣意外失去兩位社會菁英,一位是毒物專家林杰樑醫師,另一位是義大犀牛總教練徐生明,兩人都享年五十五歲,比男性平均壽命少了二十年以上!
兩人都走得很突然,林杰樑送醫後在加護病房搶救三天辭世,徐生明則送醫時已沒有心跳。兩個人在發病前都還「很正常」,尤其徐生明才剛結束一場比賽,回到家不久。
他們都是名人,驟逝的消息透過各種媒體快速傳播,聽聞者無不震驚。不過跟他們一樣令人感嘆走得太突然的,其實也不在少數。
人生亙古不變的必然就是死亡,而最無法預知的突然則是不知道死神何時召喚。危險管理學上說,「世間沒有比人一定會死更確定的事,也沒有比人何時會死更不確定的事」,就把「何時死亡」這個藏在「人必有一死」底下的突然描述得淋漓盡致。這也就是為甚麼即便沒有人不知道死亡是必然會發生的,但是在大部份的情況下當死亡發生,總是令人意外甚至震驚、難以置信。
死亡留下來的未了責任可以靠保險分攤,但是還沒處理好的人際關係、尚待修補的情感創傷、還沒說出口的謝謝或對不起等,在死神找上門後,不論生者死者都永遠沒有機會處理。
杏林子生前寫的「太多的來不及」讓許多讀過的人鼻酸,其中寫到朋友的媽媽出門丟垃圾時意外被一輛機車撞上,當場死亡。朋友痛哭說媽媽怎麼一句交待都沒就走了,其實媽媽跟天下的媽媽一樣,每天都在交待,要好好做人、好好念書、注意身體……,朋友聽太多,只覺煩膩麻木,等到媽媽再也不能說話,才發現自己有太多的話來不及聽、來不及問、來不及說。
這個故事只要是經歷過至親好友失喪的人,一定都能感同身受,可是當下一個惡耗傳來,來不及的事恐怕還是很多,或許我們都輕忽了這些所謂突然或意外的偶然,會不斷地在不同的人身上發生。
不論是林杰樑、徐生明或其他身故人,在他們再也無法開口之前,想必也有不少還沒說出口的話、還沒去做的事,他們的親朋好友,應當也是如此|就像徐生明的女兒哭著說,她來不及跟爸爸說「我愛你」。
聽到名人驟逝,感嘆人生無常之餘,不妨平時就努力讓各種的可能「來不及」減到最少,畢竟每個人的死亡「何時發生」,是迄今人類還沒有辦法透過任何方法準確預知的。
編輯推薦 | ||
醫療、健康保險 小心!中年危機提前報到
過去印象中「中年危機」似乎是年過五十大關者的專屬警訊,但忙碌的現代人飽受壓力摧殘,加上飲食習慣... | 市場動態 改制度前 先調好體質再說
林麗銖:
在座保險業者的擔心,是因為今天並沒有討論到細節的問題,如果真要採行多元保... | 健康醫療百科 <電視座談> 遠離毒素 顧腰子!
「肝吶嘸好,人生是黑白耶」,這句話,用在腎臟「嘛ㄝ通」。腎臟俗稱「腰子」,是人體過濾有毒廢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