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1年奪走5千命,慎防大腸癌
文/周采萱 | 2013.09.01 (月刊)

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李國修今(2013)年七月初因罹患大腸癌逝世,得年五十八歲,令人不勝唏噓,而大腸癌在國內的高罹患率,也再次受到國人關注。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大腸癌發生人數自2008年以來一直位居首位,台灣平均每十萬人就有三十五人罹患大腸癌,發生率比鄰近的日本、韓國以及速食文化風行的英、美等國都高,平均每一小時四十二分二十六秒就有一人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不僅如此,大腸癌也是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三位,平均每天約有十三人因此死亡。

遺傳+飲食,大腸癌兩大主因

雖然個人體質不同,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也不盡相同,但醫學研究證實,家族中有人罹患大腸癌、喜歡吃油炸、燒烤食物、很少吃蔬菜水果等,都是大腸癌的高風險族群。

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蔡欣恬指出,父母中有人罹患大腸癌,自己罹病的機率會較常人高出兩到三倍,家族中有其它血親罹病,也代表自己的基因發生大腸癌變的機率較高,此外,遺傳性大腸息肉症、遺傳性腸息肉症候群(Gardner's syndrome)、遺傳性非息肉結腸癌等,都屬於大腸癌的遺傳危險因子。

在飲食方面,高油脂、高熱量、低纖維等飲食習慣,被證實與大腸癌發生有相當正向的因果關係,蔡欣恬指出,紅肉本身的油脂含量較白肉高,燒烤、油炸等烹調方式也容易吃進過多油脂,尤其燒烤可能會讓食物產生一些致癌物,而嗜吃這些東西的人,纖維的攝取量相對較少,因而促使腸道黏膜癌變。

此外,也有研究指出,少運動、抽菸、喝酒、作息不正常等生活習慣,會提高大腸癌的罹病率。

十六年前罹患大腸癌的陳婉華表示,雖然自己沒有家族病史,但罹病前愛吃肉、喝酒,少運動,加上經常過度勞累等生活型態,都與研究證實會提高大腸癌發生率的原因相當吻合。

沒有症狀不代表沒事,糞便潛血檢查,你做了嗎?

大腸癌早期的病徵並不明顯。陳婉華說,除了捐血的時候被告知血紅素不足之外,她並沒有感覺到身體有任何不適,一直到突然大量便血、被送進急診室,才知道自己罹患大腸癌。

蔡欣恬指出,排便習慣改變、裡急後重,糞便形狀變細、黏液便、便血、糞便帶血、腹痛、貧血,食欲不振與體重減輕等,都是大腸癌的症狀,而當中有不少是確定診斷罹癌後,病患回溯病情時才提到的,因此平時多留意自己排便的狀況,若有異狀提早就醫,也有助於及早發現大腸癌。

蔡欣恬指出,如果是離肛門口較遠的大腸,發生大腸癌出血,因血液停留腸道、氧化的時間較久,因此糞便帶血的顏色較深,如果是離肛門口較近的大腸癌變出血,則糞便中帶血的顏色較鮮紅,容易與痔瘡搞混而忽略。

臨床發現,人體左側大腸較細,一旦產生腫瘤,比較容易阻塞腸道而引發便秘,如果病患年紀五、六十歲,有腹痛、腸阻塞又合併貧血的情況,罹患大腸癌的可能性較高,而右側大腸較粗,腫瘤要大到塞住腸道並不容易,如果沒有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一般人較難及早發現病灶。

糞便潛血陽性,篩出率兩到三成,零~1期發現,五年存活率八成以上

目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免費提供五十歲到未滿七十五歲民眾,每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如果檢查結果呈現陽性,醫院就會通知民眾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確定是否罹患大腸癌。

根據國健署統計,零期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有八成六,一期也有八成一,第二期的五年存活率為七成二,第三期銳減至五成七,第四期更只剩下一成二,顯示越早發現腸癌,治療存活率越高。

事實上,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反應的民眾當中,後來確診罹癌的比率大約只有兩到三成,其餘導致陽性反應的因素包含大腸潰瘍、痔瘡等。蔡欣恬指出,糞便潛血檢查,可以讓早期大腸癌的發現率增加三成左右,對大腸癌及早治療有一定的幫助。

糞便潛血陽性 要據實告知,防癌險,趁年輕及早買!

有多年核保、理賠經驗的新光人壽保費部收費管理課經理李武峰表示,家族病史、個人飲食習慣等,保險公司在核保時並不會過問,但是,被保險人本身曾發生過的疾病種類與發生疾病的期間,例如「投保前兩年是否因受傷或疾病住院治療七日以上?」、「過去兩年內是否曾因接受健康檢查有異常情形而被建議接受其他檢查或治療?」等要保書的問項,就必須據實填寫,尤其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反應的民眾,除了必須進一步確診外,購買保險之前也必須告知保險公司,免得未來發生理賠糾紛。

「糞便潛血陽性反應,不一定會被拒保」李武峰說,保險公司會要求保戶找出導致陽性反應的原因,如果排除罹癌、嚴重腸疾病等因素,仍有極大機會可獲得承保。

在檢查費用的部分,李武峰指出,如同病患必須符合適應症,大腸鏡檢查才能獲得健保給付,保戶申請商業醫療險時,也必須提供診斷證明,確定有進行大腸鏡檢查的必要,保險公司才會根據承保範圍給付相關費用。

保戶申請醫療險、癌症險理賠時,必須檢附診斷證明書、病理組織檢驗報告,保險公司才會受理理賠申請,其中,如果是申請癌症住院、門診化療、手術保險金等,只要在第一次申請理賠時提供病理組織檢驗報告即可。

李武峰建議,想擁有對抗大腸癌的穩固財源,可透過防癌險、住院醫療險、定額手術險三險建構較完整的保障,提醒民眾應趁著身體健康時及早投保,除了費率越便宜外,通過保險公司核保的機率也較高。

陳婉華也以自身經驗表示,配合醫囑進行治療,不要聽信流言、自行服用偏方,是治療大腸癌最好的方法,此外,由於自己罹癌前僅投保給付癌症住院、癌症門診以及癌症身故的陽春型防癌險,罹癌後才深感保險的重要,卻無法再投保,提醒民眾應及早做好保險規劃。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遠雄人壽:跨界贊助P.League+新北國王籃球隊 熱力支持台灣運動發展
在地深耕30年,遠雄人壽與現今世代共同成長,致力推動台灣運動發展,持續關注各項體育賽事,今跨界贊助P...
市場訊息
遠雄人壽:積極響應政策 獲頒金管會三大獎項肯定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於11/21(四)舉行113年度保險業配合政策推動各項業務頒獎典禮,遠雄人壽獲頒「...
醫療、健康保險
焦慮症求診精神科 法官:不能拒保
【本文重點】如果曾到精神科求診,留下就醫紀錄,就會被保險公司拒保嗎?且慢!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