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經過嚴謹評選,今(2025)年共有13張保險商品入圍【保險信望愛獎】「最佳商品創意獎」,包括8張壽險保單與5張產險保單。這些商品不僅回應社會變遷與健康挑戰,也體現保險商品設計日益多元、專精與場景化的趨勢,更突顯出以下四大創新方向:
醫療更聚焦
鎖定特定病症與療程
2025年入圍的多數壽險商品,已從傳統的廣泛給付轉向特定疾病與療程深耕。例如臺銀人壽「睛好保」與安達人壽「3C守護保險」皆針對視力疾病設計,涵蓋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等眼疾,並延伸至術後照護與失明給付,回應數位時代用眼風險。
新光人壽「醫材寶」聚焦醫療器材費用補助,涵蓋8大類醫材,並首創將「骨水泥」納入理賠,實用性與市場區隔明確。台灣人壽「骨動溢生」結合筋骨與神經外科手術保障與「特定物理治療」回饋,是跨「保障-治療-健康促進」的創新設計。
這些商品反映壽險設計從「單一給付」邁向「環狀支援」架構,強調與療程配套、實支用途清晰與醫療經濟負擔對接。
防癌更分眾
中高齡專屬設計
癌症仍是保障需求最高的領域之一,今年多張防癌保單入圍,且設計更強調:
分眾門檻友善:如全球人壽「樂齡臻愛防癌險」免體檢即可投保,涵蓋原位癌、轉移癌與復發階段,並對六大癌種加碼理賠,補足高齡投保不易的市場缺口。
中高齡設計取向明確:保誠人壽「珍心愛護防癌保險」聚焦50至78歲族群,提供從初期到重度癌症的一次性給付,並搭配保費折減外溢機制。此外,國泰人壽「美利康愛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保險」則突破傳統壽險限制,將癌症治療與壽險身故給付結合,讓保戶在罹癌期間即可申請提前給付,提升資金靈活運用度。
外溢更普及
健康管理成設計主軸
今年入圍壽險商品中,多數皆納入外溢設計或健康管理元素,不再僅侷限於事後理賠,如台灣人壽、保誠人壽與凱基人壽的商品皆設有保費折減、健康行為回饋或照護金分期設計,讓保險扮演健康促進的夥伴角色。
外溢機制也與療程設計緊密整合,如台壽「骨動溢生」與凱基「基智人生健康保險」,可視為「健康投資×長期照護」的跨界融合。這些設計不僅提升保單吸引力,也顯示保險公司積極向健康管理平台轉型。
產險更有感
融合生活場景與公益精神
在產險類商品中,今年的入圍作品從保障切點到設計精神皆有顯著突破:
富邦產物「家庭地址內意外事故保險」將家庭成員一併納入保障,補償看護與療養膳食費用,深化居家意外的實質支援。明台產物「外送員第三人責任保險」鎖定新型態勞動者,為外送族群提供量身打造的第三人責任保障,填補零工經濟的保障空白。
泰安產物「風速參數水芋保險」則運用公信氣象數據,設定啟賠門檻,自動理賠農損,兼具科技導向與農業韌性支持。國泰世紀「導盲犬保險」為全台首創,涵蓋導盲犬醫療、侵權與協尋費用,是保險社會關懷功能的具體展現。
明台「微型住宅綠能保險」則以「低門檻、快理賠、永續」為訴求,專為老屋租屋族打造綠能型火災保障,結合ESG與社福精神。
這類商品不僅展現產險公司在產品差異化上的企圖,也突顯保險的公益延伸性與政策對接潛力。
從13張商品
看見保險的角色轉型
2025年的入圍商品證明,保險業正在快速調整產品策略:
◆走向場景化、模組化與分眾化設計,強調彈性與實用性
◆從被動理賠轉向健康促進與事前介入,提供更多互動與回饋機制
◆結合ESG與科技應用,擴大保險社會影響力與信任感。
未來保險商品的創新,將持續朝向「更精準、更人性、更有價值」的方向邁進。
編輯推薦 | ||
財產保險 女騎士撞勞斯萊斯 霸氣車主「不索賠」遭車險理賠主管打臉?
【本文重點】日前一名女騎士,因不慎撞上勞斯萊斯,維修費初估數百萬元,因車主妻... | 醫療、健康保險 欠銀行錢未還 連罹癌保險金也被扣押?!
台北吳小姐遇到的問題:媽媽在幾年前就以自己當要保人與受益人替爸爸投保C公司的壽險,並附加重大疾... | 財經時勢 全台近八千位村里長 目前僅六千多人投保 據瞭解,全台村里長人數共七八五二人,而目前內政部規劃的全國村里長團體傷害險三百五十萬元,實際投保人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