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音樂人劉家昌癌逝消息震驚各界,據傳,劉家昌今年初摸到脖子有腫塊,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肺癌,腦部也有腫瘤。
臺安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羅佳琳指出,肺癌的高死亡率,在於早期症狀非常不明顯。儘管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是目前發現早期肺癌的有效方法,但很多患者在症狀出現時,已經是晚期,間接導致「肺癌」成為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堪稱「最要命癌症」的肺癌,每年奪走近萬條人命,每10個死於癌症的人,就有2人是因為肺癌離世。除了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還有一個原因是「容易轉移」,因為肺部富含空氣和微血管,使得腫瘤細胞可以通過血液擴散到全身,如腦部、骨骼和肝臟等。
因此,民眾在體檢時,不要只針對某種癌症進行單一檢查,例如只做肺部檢查或大腸,完整體檢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狀況評估。尤其癌細胞的增長和轉移,需要特定的條件,例如未控制的高血糖和睡眠不足,導致白血球數量下降,使免疫系統無法有效防禦癌細胞,這些都需要透過完整的體檢報告,進行監測和評估。
早期發現不僅有利於早期治療,更能大幅降低後續治療所需的費用支出。然而,先進的篩檢技術和治療方式(例如冷凍治療及定位術),都不在健保給付的涵蓋範圍,定位術自費約2萬元,冷凍治療則以針數計算,一根針約7、8萬元,電磁導航也要價7、8萬元。免疫療法來說每年更要價200萬~400萬元,這還不包括併發症或副作用的藥物費用和照顧成本。
癌症險主要分為一次給付和分次給付的險種,此外,像七項重大疾病保險或重大傷病卡這類保險,也會涵蓋癌症相關的給付範圍。專家建議,投保一次給付的保險金額,不要低於200萬~300萬,因為一旦罹患癌症,除了面臨無法繼續工作的經濟打擊,初期需要支付的醫療費用,可能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
隨著醫療科技發展,愈來愈多保險公司推出精準治療防癌險商品,提供多項需自費的癌症新式檢測及療法給付,不限住院也可理賠,像是罹癌後癌症基因檢測、癌症標靶治療、自體免疫細胞療法及質子治療,提升保戶治療品質,補強癌症險的保障缺口。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反避稅CFC兩年後上路 會計師:中小企業應善用保險傳承
【本文重點】富不過三代!台灣中小企業面臨傳承3大困難:沒人做、太晚做、不知如... |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股市驚驚漲 新興市場躍全球股市大贏家 參考前波美國升息 現在只是起漲階段今年新興市場股市成了大贏家,MSCI新興市場指數年迄今大漲16.26%(統計至7/7),不論相較同期... | 市場動態 搞定履歷、衣Q 求職不NG經過四年或六年大學、研究所專業訓練,應屆畢業生帶著夢想與抱負,準備投入嚮往的企業,然而,新鮮人選擇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