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下一個轉身離去的外資會是誰?
文/保險贏家編輯部 | 2003.02.01 (月刊)

較早時候 ,美國林肯金融集團悄無聲息地離開中國大陸市場,時值登陸中國大陸五年。

二○○二年六月,瑞士人壽(瑞士人壽保險和養老金公司)在北京和廣州的兩家代表處又相繼關張,巧的是,瑞士人壽來華也是五年。

在二○○二年的這個冬天裡,下一個撤退的又將是誰?

下一個是「格寧」?

雖然消息還沒公開,但種種跡象表明,來中國七年之久的格寧保險公司可能就是撤出中國市場的「又一個」。格寧在中國保險監事會規定的時間內沒有提交營業執照申請,其總部已決定撤出中國保險市場。

排在德國第二大保險公司的格寧是從一九九五年起在中國開設辦事處,德國格寧保險公司駐北京代表處的首席代表德凱陸還是歐盟中國商會保險工作委員會主席。二○○一年,中國與歐盟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上最關鍵的一個分歧就是歐洲保險公司進入中國的條件,格寧保險公司參與了歐洲保險公司進中國的談判,並得到了在中國進一步開展業務的營業許可證。但現在看來,似乎所有這些努力都沒有意義了。

一年前,這位歐盟中國商會保險工作委員會主席曾對中國保險法草案提出過很多質疑。之後在二○○二年八月十六日,格寧保險就向中國大陸保監會提交申請,「暫不申請在中國經營保險業務執照」。

保監會則於十月二十九日下達批覆,「同意放棄在中國籌建財產保險分公司的申請」。不僅如此,德凱陸還在接受「財經」採訪時透露,格寧保險北京代表處也將於今年年底關閉。而格寧於二○○○年三月成立的格寧再保險上海代表處也可能一併撤銷。

德凱陸在接受北京媒體採訪時,並沒有直接回答關於公司決定離開中國的問題。不過他做了以下回應:九一一恐怖襲擊以及頻發的大災難,讓二○○一年整個保險業處境都很困難,德國最大的兩個保險公司股價最近一直在狂跌,在這樣的情況下,保險公司的資本能力也大大縮水,投資戰略也需要重新考慮。

此外,在中國開辦保險公司成本非常高,需要二億人民幣,對外資保險公司來說太高了,因為有國外總公司會承擔分公司的一切責任;而目前一個外資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營運範圍只能在一個城市。雖然在WTO協議中有繼續開放市場的條款,但可能還需要幾年的時間。

事實上,面臨同樣選擇的公司還有很多個,我們當時來中國正因為看中了中國市場的潛力。幾年後,市場准入的門檻也許會降低,到時候我們可能會再回來。

外資保險撤出中國備忘錄

二○○二年春,「林肯」撤離。今年二月,已在中國駐紮近十年之久的美國林肯金融集團再保險決定退出中國,當時該集團駐華首席代表馬浩德痛定思痛地說出四個原因:

1外資保險公司意識到中國的潛在消費者,對保險的認識還需要時間。

2合格的保險從業人員數量有限,制約了中國保險業的快速發展。

3外資公司為節約經營成本,會控制外籍員工的數量,但培養當地員工,尤其是沒有經驗的員工需要花費很多時間。

4中國的資本市場還在發育,尋找合適的投資方式以滿足長期資本與負債的匹配方式,是各家保險公司面臨的難題,這就迫使保險公司不得不放慢其發展速度。而且外資公司與中方公司合資經營,要按照多數意見來管理公司,除非雙方已經達成共識,否則合資公司很難有獨立的決策和經營行為。

二○○二年夏末,瑞士人壽撤離。瑞士人壽前駐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陳龍清稱,撤離中國是瑞士人壽的全球戰略轉移。

據了解,美國發生九一一事件之後,該公司二○○一年的利潤從二○○○年的九百二十四億瑞士法郎下跌到一‧二四億瑞士法郎,迫使原來主張積極擴張戰略的總裁鄒德曼退位。而在今年二月底,接任的切拉歐斯基便採用「守城」戰略,將業務重點放在家門口。

撤離中國實在是瑞士人壽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知情者說,瑞士人壽領導層物色中國合作對象的工作從去年年初就已開始,甚至已涉及到選址,其高層甚至還與天津市有關部門表達了在天津立業的意向。但二○○一年九月,中國保監會簽發八張外資保險公司在華經營牌照,瑞士惟一的機會卻給了做非壽險業務的蘇黎世保險。此後,紐約人壽、荷蘭人壽、忠利保險先後宣布成立合資保險公司,一直沒排上隊的瑞士人壽遭受到的打擊不小。

但外資保險人士卻認為,其深層的原因恐怕與瑞士人壽對中國市場水土不服不無關係,也有可能是他們對中國市場信心不足。

保監會披露真相,洋保險「撤退」的四大原因

針對有關今年以來共有二十二家外資保險公司的三十家代表處撤出中國市場的媒體報導,保監會國際部主任孟昭億認為,部份外資保險公司撤出中國大陸市場,不能簡單地說是他們不看好中國市場,單從數據上做簡單的判斷是不準確的。

這些公司撤銷代表處的原因之一是發生收購、合併事件。

另外,有些公司已經進入中國市場,在不同城市設有代表處,但他們覺得代表機構費用太高,沒有必要,而且通過營業機構它也可以了解市場情況,就可能適當減少代表處。

還有一種情況是外資保險公司出現違規行為,代表處違規作業,從而自動退出中國市場。

二○○二年冬天……

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大陸保險業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外資保險進入大陸也一樣。但無論如何,外資保險的撤離多少折射出大陸保險市場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他們所遇到的困惑,也是大陸保險業自身需要解決的病症。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健保核刪爭議 醫勞盟:訂出遊戲規則
新政府上任持續推動醫療改革,對於健保核刪的公平性屢受質疑,更傳出初步核刪金額回推放大的倍率將大幅縮減...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高資產專屬商品深獲信賴 攜手北富銀共創保費逾5,000萬 進駐亞資中心高雄專區拓展高資產客戶服務
富邦人壽獲得金管會核准,正式揭牌進駐「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為首批獲准試辦營運的保險業者之一,...
市場訊息
公勝保經:每年捐出20%盈餘助弱勢 「20 for future」為台灣的未來盡一份心力
國內保險經紀公司龍頭-公勝保經日前於台中舉辦「2017業務表揚大會暨春之饗宴典禮」,現場邀請到金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