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財經時勢
準備報稅了!解約保單「逐高利」要繳稅?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4.04.19 (新聞)
近兩年,在美國鷹式升息、台美利差擴大,加上台幣兌美元貶值下,不少民眾將壽險保單解約,轉買美債或美元定存,解除保單所領回的解約金,會不會有所得稅的問題?
事實上,如果民眾曾用該保單的保費列報所得稅扣除額,在解約年度就要把之前曾列報扣除的保費總額,以「其他所得」併入當年度的所得繳稅。此外,若所領回的解約金高於所繳保費時,兩者的差額也要視為所得申報。
換句話說,若是投資型保單,解約贖回的若是境外基金,在有資本利得情況下,必須申報海外所得計算最低稅負,但贖回的若是境內基金,就沒有稅的問題。
「這些都是在解約前就應先做好評估的,不能只看眼前的好處。」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服務部執業會計師林志翔提醒,解約除了要考慮解約當下稅的問題外,若把資金再去做其他海外投資,每年的配息與將來處分時所產生的資本利得,還是可能會有海外所得必須申報。
除了每年五月的所得稅外,還有一些非例行的稅負,譬如身故時被繼承人在境內跟境外所遺留下的財產需要繳納遺產稅;父母、祖父母贈與兒孫的財產,也會有贈與稅的問題,另外就是房地合一稅。
「以前處分房地產時,只有房子要繳稅,土地原則上免稅,但因為台灣房價越來越高、年輕人買不起房、越來越痛苦,於是政府在105年就推出房地合一稅。」林志翔說,房地合一稅與房地交易舊制最大的差異,在於需就房屋、土地出售所產生的實際收益一併課稅,並對「短期交易」課以35%或45%重稅,希望能達到抑制短期炒作、維護居住正義的目的。
除了房地合一稅外,還有一些財產稅,譬如房屋要繳房屋稅、土地要繳地價稅。土地出售,還可能要繳土地增值稅,難怪有人要戲謔說中華民國萬萬稅。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遠雄人壽:攜屏科大舉辦「守護億隻鴞」棲架觀摩會 友善猛禽帶動生態環保 吸引近百農友參與遠雄人壽與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共同於9/1(三)假屏東高樹鄉善導書院舉辦「請貓頭鷹和老鷹幫忙抓老鼠-... | 市場訊息 華南銀行:持續守護追夢的初衷 陪伴臺灣人民再出發2020年是個充滿變數的一年,因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的影響,民眾生活模式大幅度的改變,不變的是面... | 市場訊息 台新人壽:開春推出「新富亮利」投資型保單 專家代操攻守兼備抗風險 成就亮利人生歷經2022年通膨飆升、地緣衝突引發的能源危機,在經濟形勢未定,且未來充滿不確定的大環境下,更需要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