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市場動態
醫改會踢爆 醫院淪財團資產
文/穆震宇 | 2014.03.19 (新聞)
財團法人醫院屬於社會資產,但醫改會今(19)日踢爆,國內不少財團透過複雜的金流,從當初捐款設立的醫院獲取龐大利益,以某「企業型」醫院為例,40年前由企業捐助1,000萬元成立,如今醫院向原捐助企業的保險公司及銀行借貸超過33億元,占醫院總資產33%以上,等於將財團的手伸進醫院口袋,使財團法人醫院淪為「財團醫院」。
企業、宗教或個人捐助成立財團法人醫院,不但享有抵稅優惠,且醫院營運後仍持續接受社會捐款及享有賦稅優惠,加上醫務收入高達9成來自健保費,因此財團法人醫院非原捐助企業的財產。
然而,醫改會從財報資料卻發現4大弊端,包括財團法人醫院捐贈大筆金額給原捐助財團的關係企業或學校,導致醫院出現虧損;醫院長期支付樓房租金給關係企業,使盈餘遭到稀釋;關係企業借貸資金給醫院,賺取高額的利息費用;以及醫院將醫療、保全、清潔、維護、工程等業務外包給關係人,保證「自家人」有生意做。
除了法令無法發揮監管醫院金流的效果,連被賦予監督重任的董監事會也遭財團「綁架」,淪為橡皮圖章。醫改會指出,財團法人醫院的董事、監察人長期由同批人馬擔任,導致制衡失靈;重大投資借貸或醫療決策往往授權董事長處理,使董事會未發揮該有的功能。
此外,原捐助人或發起醫師擔任醫院董事時,藉由出租建物與土地給醫院「回收投資獲利」;以及醫院的董事會組成由原捐助企業的關係人掌控等,都是財團法人醫院董事會的常見類型。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呼籲,政府應訂定《財團法人法》,強化監督與管理的法源,以免財團法人醫院成為「健保財務的毒瘤」。
編輯推薦 | ||
健康醫療百科 小心自發性多關節炎 勿當「成長痛」孩子手、腳、膝蓋關節出現慢性紅腫疼痛,家長千萬別當「成長痛」或運動傷害,有可能是「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 | 市場訊息 台灣人壽:「退休生態觀察」 信心、充裕指數探底 通膨、川普變數 退休準備年齡39.63歲歷年最晚安心享退休,愈難也愈晚!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灣人壽」)與國立... | 市場訊息 巨京保經:以愛為基 害羞小女孩變身保險大家長
笑容可掬、渾身充滿活潑樂觀 的氣息,她就是巨京保經董事長李玟儒。
隨著世界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