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從近期全球股市的反應來看,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引發的信心危機,似乎已漸漸遠颺。接下來,投資人注目的焦點,應會逐漸轉移到美國聯準會(Fed)是否如市場預期降息,以及10月企業財報對次級房貸問題的再次釐清。
總計此次全球股災修正幅度在10%至15%之間,許多短線資金因此落荒而逃。只是在短期內,全球股市似乎仍將隨著美國次級房貸的後續消息,還有Fed是否降息所導致各項經濟數據的變動,來回修正。
投資人應趁機檢視現有投資組合
其實,當股市上下劇烈波動之際,精明的投資人應趁機汰弱留強。跌得越少、反彈越大,代表該市場具有較強的基本面,較能獲得投資人認同,不愁未來沒有資金持續挹注;反之,若跌得深,反彈卻有氣無力,恐怕就比較缺乏參與價值。
因此,現階段的投資策略應著眼於基本面佳,但股價短期受到信心危機波及的區域,比如亞太(包括台股)、歐洲等強勢市場。保守者可靜待行情落底及反彈訊號出現後進場,但積極者則可趁國際股市短期波動幅度較大時,逢低尋找買點。
強勢市場首推亞太地區
展望未來3年,中國經濟在奧運及世博會的商機帶動下,勢將持續出現爆發性成長,而過去這幾年受惠於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的亞洲鄰近國家,總體經濟環境也可望不斷地改善。相較於美國2007年第一季GDP成長率僅0.7%,亞洲各國經濟成長率卻不斷上調,可知亞洲與美國經濟的表現,正逐漸脫鈎。
再從企業獲利成長的基本面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即便因美國發生次級房貸風暴,而可能拖累2007年下半年的經濟成長預估值,但是多數市場分析師仍不斷上調亞洲企業的整體獲利估計。因此,亞洲股市的中長期展望,並沒有悲觀的理由。
儘管金融機構緊縮信用的情形也陸續出現,但由於現階段全球企業的現金水位仍處於歷史新高,因此,短期內還看不出有資金供給不足的疑慮。另一方面,全球多數上市企業(含台灣)的第2季財報表現,也多半超越市場預期,顯示基本面仍然紮實。
或許投資人會擔心,一旦美國未來經濟成長看淡,是否會對全球景氣成長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事實上,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機構統計,前兩年(2005~2006)全球景氣出現快速擴張的主要根基,其實是來自於新興市場國家。例如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金磚四國及南韓、墨西哥等開發中國家,過去兩年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比重,就高達三分之二。
相較之下,美國的貢獻程度已低於20%,尚不及日本及歐元區的總和。因此,未來全球景氣的擴張來源,仍需依賴以亞洲為主的新興市場。
牛市(多頭行情)下,股災後的亞太股市反彈力道佳
MSCI亞太指數在2007年7月24日創161.4點新高後,受到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擴大、全球流動性緊縮、市場對風險性資產偏好度大幅降低等因素影響,亞太股市在短短18個交易日內(2007/7/24~8/17),大幅向下修正達15.03%,直逼2006年5月股災時的水準。
但歷史經驗顯示,自2004年以來,只要亞太股市仍維持多頭格局,行情急跌之後,通常就是買點浮現的佈局良機。
例如中國在2004年實施宏觀調控,試圖將高速的經濟成長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避免產生泡沫經濟,結果亞太股市因擔憂中國經濟前景而大受打擊,持續下跌約1個月,指數大幅下探了18%,但之後只花了3個月,行情就再創新高。
另一波同樣大跌近20%的股災,出現在2006年5月,當時全球市場因為期待Fed停止升息並開始降息的預期落空,股市連續下跌達一個半月,之後,行情從低點再創新高,也同樣只花了3個月左右。
亞股目前仍很明顯地走在上升軌道之上,空頭投資氣氛再次高漲的可能性,也已隨著歐美股市的止跌回穩而降至最低。
從歷史經驗分析,雖然本波段行情下跌了15%,但未來反彈及整理的時間,應該也不至於超過3個月,加上10月份進入美國企業的財報週,屆時,美國金融股受到次級房貸拖累的情形及獲利前景,應該都可以獲得進一步釐清,亞股隨著美股反彈的機會,似也相當值得期待。
即使誠如美林證券等專業法人機構所言,美國未來幾年的經濟狀況,仍將深陷於房市景氣不振的漩渦中打轉,但亞洲總體經濟卻可望在中國帶領下,繼續呈現快速成長的格局,否則IMF不會在7月下調美國經濟成長估計值的同時,卻上修亞洲及全球經濟在2007~2008年的成長率。
所以,投資人應該利用本波全球股市連袂修正的機會,逢低承接中長期基本面更為看好的亞洲相關投資標的,才能有效掌握亞洲市場中長線成長性佳的投資優勢。
編輯推薦 | ||
健康醫療百科 「有東西從陰道掉出來」婦科醫師教你這樣做!剛退休的60歲周女士,老是覺得腹部有嚴重下墜感。退休前幾年常會在大笑、咳嗽、打噴嚏,甚至運動時,發生... | 市場訊息 華南金控:幸福尚麻吉音樂會 華山藝文天地歌聲歡笑一下午
華南金融集團於11月18日(星期六)下午三點半在華山藝文天地,舉辦「華南金幸福尚麻吉音樂會」... | 市場訊息 勞動部:國定假日到、離職,網路申辦加、退保好便利!今(112)年中秋節及國慶日連續假期即將到來,員工若是在連假期間到、離職,投保單位該如何辦理勞工保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