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投資理財
可轉債投資套利兩相宜
文/黃梓蒼(醒吾技術學院財金系講師) ; 文/扈永安(醒吾技術學院財金系助理教授) | 2007.10.01 (月刊)

投資型保單在台灣壽險市場已推出一段時日,其特色為結合投資與保險兩大功能,投資標的目前除了以結構債券方式連結指數之外,還包括共同基金。

但金融商品日新月異,「可轉換公司債 (Convertible Bond; CB)」或「海外可轉換公司債 (Euro Convertible Bond; ECB)」,未來將可望成為新興的連結投資工具。

特別是美國調升利率告一段落之後,債券市場將有跌深反彈的機會,但一般公債的投資門檻偏高,保證金交易風險又比較大,此時兼具債券及股票雙重特性的可轉換公司債(以下稱可轉債),將是值回票價的投資。

因為可轉債具有風險低和收益穩健的特色,投資人既可享有保本的功能,還有機會賺取轉換價值隨股價上揚後的資本利得,可以說是一項進可攻、退有守的投資商品。

兼具債券及股票雙重特性

可轉債的特性,大致如下:

1.凍結期

可轉債通常在發行日後3個月內無法行使轉換權,這段時間即所謂凍結期。

2. 票面利率

部份可轉債每年會固定發放1次利息,從年息1%到3%不等,但目前一般都傾向將票面利率設定為0%。

3. 轉換價格與轉換比率

在一定期間內,可轉債持有人可以依照約定的轉換價格,要求轉換為普通股,所能獲得的股數(轉換比率)一般是依據可轉債面額(比如10萬元)除以轉換價格而來。假設某可轉債的轉換價格目前為50元整,則其轉換比率為2【100,000元/(50元×1000股)】,換句話說,每1張可轉債可以換得2000股普通股。

目前國內可轉債票面利率及計算出來的到期殖利率(到期報酬率),大多高於銀行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如以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選擇可轉債,確實會比銀行定存好得多。

進可攻退有守的商品

可轉債賦予持有人在轉換期間內,以特定轉換價格轉換成股票的權利,因此兼具債券與股票的特性,安全性亦高。

當債券價值大於轉換成普通股的價值(表示股市偏向於空頭)時,可視為純債券,定期領息、到期還本,亳無風險。

反之,當債券價值小於轉換成普通股的價值(表示股市偏向於多頭,普通股市價高於轉換價格)時,持有人就可以選擇轉換成股票,享受價差。

因此,形容可轉債為下檔有限而上檔無限的投資工具,當不為過。

如何選擇轉換債券?

投資人一旦決定購買可轉債,首先會面臨如何選擇的問題,以下幾個方向,可以做為投資參考:

1. 轉換價格不宜太高

可轉債轉換成普通股的獲利關鍵,在於普通股市價是否高於轉換價格。我們可以普通股市價除以轉換價格,得出轉換債券的理論價格;只要可轉債的市價低於理論價格越多,就越值得買進。

2. 違約的可能

如某一可轉債市價遠低於面額,通常透露出一個訊息,那就是市場強烈質疑該可轉債發行公司償債能力,投資人宜抱持著謹慎的態度。

3. 到期殖利率越高越好

到期殖利率 (yield to maturity) 可與定存利率或其他投資工具的報酬率比較,以決定是否投資轉換債券。到期殖利率高,表示可轉債的折價幅度大,長期持有至債券到期日,公司仍會以面額還本,換算投資報酬率自然較高。

可轉債的套利操作

除了做為投資工具外,可轉債還可從事套利操作。

套利是一種以降低風險為前提的投資行為,套利對規避風險的考量,遠超過對較高報酬的追求。

套利的操作原理如下:假設A、B兩種資產的價格,在未來某一時間會變成一致,但因市場效率不完全、市場機能失調、資訊不充足等因素,使得兩種相同資產出現不同的市場價格,在此情況下,買進相對便宜的A資產,同時賣出相對較貴的B資產,賺取兩者價差的行為,即是套利。

以「雅新一」可轉債 (CB)為例,假設轉換價格30.2元,換句話說,每張可換普通股約3,311股 (即100,000÷30.2),「雅新一」收盤價為123.3元,雅新普通股同日收盤價則為40.2元。

如果買進的可轉債,符可以馬上轉換成股票並且賣出,結果會變成投資人只需花費123,300元(123.3元×1,000)買進「雅新一」,就可以轉換為3,311股的普通股,並以40.2元的收盤價格賣出。

姑且忽略相關手續費及交易稅,出售雅新普通股可以得到約133,102元(3,311股×40.2元)。在這個簡化的套利過程中,投資人將因此可以得到9,802元(133,102元-123,300元)的利潤。

ECB套利須留意細節

投資人想要進行海外可轉債(ECB)套利操作,事前準備功夫包括:投資人必須開立境外交易帳戶、準備融券放空台股及購買ECB的兩套資金、注意現股股價的放空條件、券源足夠與否等,以免造成兩邊部位不對稱。

因台灣投資人不能直接買賣ECB,進行ECB套利操作須開立境外交易帳戶,這時要留意開立境外帳戶的券商是否為「紙上公司」。

因為許多境外券商僅是方便投資人開立境外帳戶的紙上公司,沒有管轄機構,作業也沒有一定的標準,對帳單真實性容易受到質疑,這是必須留意的風險。

其次,ECB套利涉及融券放空台股及購買ECB,因此,投資人要準備兩套資金,除了資金要充裕外,也要注意現股的放空條件,比如券源足夠與否?

為了確保券源充足,投資人最好多開立幾個融券帳戶,以免造成ECB單位與放空的部位不對稱,徒增套利風險。

除此之外,以下4點也要格外留意:

1.可轉債的轉換,投資人一般會先拿到所謂的換股權利證書(EC),實際上拿到股票的時間點,約在EC轉換日期後1個半月,比如必須先將「台積電一」的CB換成「台積電甲」的EC,再換成台積電股票。因此,進行可轉債套利時,必須放空約當轉換股數的股票。

2.有兩個時期不接受轉換申請,一為可轉債發行初期的「凍結期」(通常為3個月,目的是避免股本及盈餘立即遭到稀釋);另一為「停止過戶期間」(視股東會、除權基準日、及現增日期而定)。

3.相關成本或利息收入,包括交易稅千分之3,單邊手續費千分之1.425,融券手續費千分之0.75,及融券保證金利息收入百分之2.25。

4.為避免融券強迫回補,導致自身暴露於單邊部位的風險之中,宜儘量避開除權期間。

短線套利處處機會

即使單純投資而非套利操作,在過去的歷史經驗當中,購買立益、宏電可轉債的報酬率,皆曾經超過50%,甚至100%以上,這就是可轉換公司債所謂「下檔有保障,上檔潛力無窮」的道理。

或許有些投資人會疑惑,普通股市價上漲,可轉債的市價才會漲,如早知道普通股會漲,買宏電普通股就好了,何必買宏電可轉債呢?

問題在於沒人可確保宏電普通股會上漲。

換句話說,購買宏電普通股的風險大,而當時購買宏電可轉債的風險小。

因宏電可轉債可能隨著宏電普通股狂飆而獲取暴利,如果購買宏電可轉債以後,宏電普通股的股價就江河日下,至少每年還可以領取固定的利息,保障一定的到期獲利率。

在多頭市場,成功套利機率很高,投資人可用上述套利概念,買進CB或ECB,同時賣出相對的股票,套利時機出現,即可獲利。

不過,從事可轉債套利,事前一定要有相當的準備。其投資策略為:首先比較到期殖利率高低,其次再檢視每1檔可轉債的理論價格,若能兩者兼顧,則不論長短期投資、投機或套利,皆有獲利機會。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萬事達卡:2017全球最佳旅遊城市報告-台北國際旅客人次年複合成長率高居第三名
萬事達卡發佈最新「全球最佳旅遊城市報告」(MasterCard Global Destination...
財經時勢
美元投資型保單衰退近6成!創5年銷售新低紀錄
美元投資型保單銷量持續下探!金管會日前公布今(2023)年前7月外幣保單(美元、澳幣及人民幣)銷售情...
財經時勢
【9月號雜誌搶先看】抗癌靠保險 一次給付 有卡就賠
健保自二○一七年起連續三年負成長,去年短絀更高達三三七億元。換句話說,維持現狀的費率,將不足以支應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