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人壽保險
用什麼心態買賣年金險?
文/盧志高 | 2007.11.01 (月刊)

年輕買年金,到老不擔心!可是,國內購買商業年金險的民眾,有多少是抱著為養老準備的想法呢?至於銷售商業年金險的業者及業務員,又有多少是真正抱著推展退休型商品的心態呢?

隨著國民年金及勞保年金即將開辦,商業年金應該有機會回歸退休規劃商品的正軌。只是,消費者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商業年金險?業者又應該如何讓商業年金險「名副其實」?

年金險是銀行定存的「替代品」?

國內商業年金發展時間僅10年左右,加上稅法及產品定位不盡周延,即使部分年金商品銷售偶有佳績,但多半是被當成銀行定存的「替代品」,因此一旦收取解約金的期限期滿,經常就得面臨保戶大舉解約的窘境,甚至造成壽險公司本身財務上的困擾。

另一方面,一般「非投資型」年金以保本為訴求,報酬率雖然高於銀行定存,讓「定存族」有興趣,但對於民眾長期退休規劃的需求而言,顯然吸引力不足;「投資型」年金則因銷售佣金低及保戶必須自行承擔風險,保本型商品報酬率也尚待時間考驗,市場反應反而比不上投資型壽險。

相較於歐美等先進國家,盛行將商業年金險(主要是變額年金)當做退休工具,國內的商業年金險,果真可以被當做規劃退休生活的工具嗎?該不該買年金險?又該用什麼心態買年金險?

投保年金險是為了怕活得太長

雖然有人認為累積財富的「金額」更重要,富邦人壽商品行銷部經理洪瑞霙指出,除了具備強迫儲蓄的功能之外,一般人投保壽險是為了怕活得太短,而投保年金險則是怕活得太長,所以年金險具有保障長壽風險的特性,至少保障保戶在退休後,還可以定期領取一定金額的給付,而且活得越久,領得越多。

而且年金險還具有可避免遭詐騙或不當挪用、負擔的佣金及手續費等成本較低等特性,加上一般人即使擁有勞保給付、勞退金,距離經建會提出的70%理想所得替代率,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保障無社會保險弱勢族群的國民年金,基本上也不敷所需,所以還是有必要把商業年金險納入退休規劃當中。

應列入退休規劃的打底、補強商品

中國人壽表示,年金險就像房屋的地基,功效是打底、穩固退休後的基礎需求,讓民眾在退休後,還能維持較好的生活水平,不必年老還要為錢煩惱,甚至連替孫子包個紅包都有問題。因此,年金險應該列入退休規劃時的打底商品。

新光人壽也強調,年金險主要用來規避長壽風險,這是其他退休型商品無法做到的地方。至於是否足以應付未來退休生活,首重年金累積期間的資產報酬,累積期間越長,其複利效果越明顯,商業年金險可作為消費者長期穩定累積財富的補強工具。

不宜與定存混為一談

至於適不適合把年金險當做定存?國泰人壽認為,雖然年金險多有遞延期間(即期年金除外),但一般消費者可能不習慣10年或20年之後才開始領錢,但年金險的設計觀念原本就是為了退休生活作規劃,並且希望能獲得較市場定存利率高的收益,所以不宜將年金險與定期存款直接比較。

安聯人壽訓練培育部副理秦國維指出,有些消費者之所以將年金險當作定存,是因為在以前利率水準較高時,傳統年金險的宣告利率往往比銀行的存款利率來得高,所以有些消費者就把年金險當定存來買。但目前的投資型變額年金並沒有所謂的宣告利率,保單價值也會因為投資績效而有所不同,不宜與定存混為一談。

購買年金險前的8點提醒

至於購買年金險應該注意什麼?除了應該考量自身年齡、風險屬性、退休目標等條件之外,綜合富邦、國泰、新光、中國、安聯等壽險業者的看法,消費者還應該留意下列8點提醒:

1.要注意壽險公司的財務及經營狀況,選擇能夠永續經營的業者,擇優投保。

2.詳閱保單條款及商品簡介,了解商品內容、架構、限制、各項費用收取年期與高低,是否足夠因應未來生活。

3.購買利變年金需注意「3率」:宣告利率(非保証)、附加費用率及解約費用率應一併考量,才能選出效益最高的標的。

4.購買變額年金需審閱投資連結標的是否多元(幣別/區域/產業/基金類型)及售後服務系統是否完備(如線上即時系統、停損停利回報機制,讓保戶掌握時效與投資績效)。

5.年金險無壽險及醫療險保障,因此,若擔心走得太早,除遞延年金之外,尚可搭配定期壽險及醫療險,才能建構完整的經濟防護網。

6.年金險多有遞延期間(即期年金除外)的規定,因此要有投保多年後才能開始領錢的準備。

7.應注意領取年齡上限(各家不一),雖說終身給付,活得越久,領得越多,但各家通常仍訂有年齡上限,如100歲、110歲等。

8.對一般不擅長理財的民眾來說,一張內容簡單清楚的保單非常重要。因為大多數民眾在買了保險之後,不會再去比較或是注意其他保險訊息,萬一10年、20年後才發現自己當了冤大頭,就來不及了。

注意稅負規定與壽險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年金險與壽險在稅法上也有一些不同。比如當壽險發生保險事故並給付給受益人時,其給付金額可以免納入遺產總額中,但年金險在累積期間當中,萬一發生保險事故時,若要保人與被保險人為同一人,則保單的帳戶價值必須納入被保險人的遺產總額計算。

安聯人壽業務推展部協理熊士釗則建議消費者,退休「樂活」需要及早準備!商業年金無非是滿足社會保險及自我準備的不足,因此一定要先要瞭解自己在的各項準備及投資屬性,從中長期的角度規劃及選擇適當的年金險,以補足退休後的經濟缺口,避免期待與投資成果出現落差。

保本型商品需要負擔避險成本

洪瑞霙也提醒民眾,保本型年金商品雖然確保行情下跌時可以拿回本金,但因必須負擔避險成本,當行情處於多頭時,帳戶價值累積的速度難免就會受影響,不宜忽略。此外,民眾在購買年金險時,應該儘早行動、量力而為,愈早準備愈好,同時要考量自己的需求,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隨著政府已開放壽險公司可依操作績效自訂宣告利率,今年10月1日起實施的投資型保單死亡給付與帳戶價值最低比率新制,又未規範到投資型年金,年金險將有機會登上市場主流,壽險業者及業務人員又應該用心態賣年金險呢?

重視客戶需求,維持商品長期穩健成長

新光人壽指出,年金險是適合退休規定的商品,所以凡是有退休需求的民眾,都是業者努力爭取的對象。但由於單純的傳統年金無法滿足民眾退休規劃需求,保險公司在商品設計上,應特別著重在投資組合的績效報酬與風險控管,確保帳戶價值能夠長期穩健成長,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國泰人壽則表示,現今保險商品的銷售,已逐漸從商品導向轉為需求導向,因此業者應透過需求分析,找出最適合保戶需求的商品,而想要確定退休生活資金來源的民眾,就是年金險應鎖定的目標。

隨著時代不斷演變,國人勢將逐漸重視年金險規避長壽風險的主要功能。因此,只要了解客戶的需求,比如打算退休的年齡、退休後每月希望得到多少生活費、退休生活的年數,再考量報酬率及通膨等因素,依照客戶投資屬性及風險承受度,適度選擇搭配部分年金險,應該可以獲得認同。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美元變蛋黃哥軟趴趴~ 趁機多存續繳保費
美元最近軟趴趴,雖然不只一個Fed官員預計今(2017)年可能再升息一次,但不少專家認為最近的通貨膨...
市場訊息
NU SKIN:如新歡慶母親節 頂級抗衰老產品 業績破2億
又到了母親節消費大檔!今年各家百貨業者看好景氣回溫,有業者預估業績將帶動一成的成長。NU SKIN也...
市場動態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疫苗打了嗎?保險買了沒?&人生二大課題 你修了嗎?&保險界的最高榮耀 保險信望愛獎8月3日線上直播揭曉
主題一:疫苗打了嗎?保險買了沒? 「打了沒?」是最近最常聽到的問候語,而隨著台灣疫情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