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民國六十五年,台灣只有十三家產險公司、八家壽險公司,每一百人不到四人有買保險,壽險業一年的保費入只有現在的○.三%。在那個沒有手機、沒有網路、沒有iPad的年代,有二個二十初頭歲的研究生在當時國內唯一的保險研究所─逢甲大學保險研究所埋首苦讀,希望有一天能夠出人頭地。
三十七年後的今天,台灣有二十八家壽險公司、十九家產險公司。壽險業的保費收入一年超過二兆元,平均每人有二張以上的壽險保單,產險簽單保費一年則超過一千二百億元。當時的這二位同班同學,不但親身參與了保險業的興起,如今更分別擔任產、壽險公司總經理,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
一班八人 培育五位保險菁英
這二位保險業的重量級人物,一位是保險資歷橫跨產、官、學界,並在今(二○一三)年七月被兆豐產險延攬擔任總經理的陳瑞,另一位則是頂著國內第一位精算師的光環,為新光人壽服務三十四載,在三年多前被拔擢為公司最年輕總經理的蔡雄繼。
二人在第五屆逢甲保研所的其他六位同班同學,後來也都分別在金融保險業擔任要角,其中台壽保產險董事長洪鴻銘、淡江大學保險系主任高棟梁、前主任廖述源,都是國內保險界的名人。
一個研究生人數只有八人的班級,為保險業培育出一位董事長、二位總經理,以及二位保險系主任,如此輝煌的成就,不免讓人好奇,他們是如何在那個物質條件沒那麼充裕的環境下,磨練自己的心志,一步步創造人生高峰?
我們同時採訪到陳瑞與蔡雄繼,從這二位同班同學的對談中,聽聽他們在逢甲保研所求學的甘苦,以及從二人三十多年的保險生涯,剖析時下就業環境、各自的管理哲學,還有對自己所屬的產、壽險業分別有哪些觀察。
回想唸研究所時期,二位最難忘的事情是什麼?
蔡雄繼(以下簡稱「蔡」):大學時我唸的是數學系,因為準備精算師考試的緣故一腳踏進保險領域,我是逢甲保研所第一個有數學系背景的學生,印象最深的是每次只要和數學有關的問題,就會被老師指定回答,因此上課都要非常專心。
考精算師的過程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有人一考就是十多年,我和台壽保產險董事長洪鴻銘都是在唸研究所的時候通過了大部分的科目,因此二人才有辦法在畢業後一年半通過所有考試,同時成為國內第一位精算師。
陳瑞(以下簡稱「陳」):唸研究所的時候我在台南市政府上班,下班後必須趕搭火車直奔台中上課,包括星期六、日也是台南、台中二邊跑,雖然很辛苦,但我樂在其中,因為修課修得勤,二年就拿到碩士學位。
研究所時期最令我難忘的是師生倫理,老師長途搭車前來授課,我們會特地到車站接送,師生的感情相當深厚。包括王傳通,以及已故的陽肇昌、陳益茂、湯慎之等,都是學生十分尊敬的老師。
那時候我們也是「低頭族」,但都是在念書,由於老師教得好,要求也很嚴格,因此我在唸研究所的時候就通過保險人員的國家高等考試,班上其他同學也都通過會計、財稅人員的高考或普考。
保研所同學之間的感情就像兄弟一樣,除了一起唸書之外,幾個大男生會一起買菜、煮飯,照顧彼此,也會一起玩樂,甚至一起交女朋友,我和雄繼都是在唸研究所的時候遇到人生的另一半。
在人才輩出的金融保險業,二位受到企業主重用的特質為何?
陳:我在財政部保險司等公家單位服務了二十年,在致理技術學院擔任系主任八年,官、學界的資歷都有了,心裡一直希望到產業界挑戰看看,剛好兆豐產險前任總經理鄒政下要退休,林瑞雲董事長問我能不能來幫忙,我一口答應,學校畢業典禮隔天,就到公司報到了。
蔡:新光是日式企業,注重人情義理,只要員工忠於公司,腳踏實地努力做事,就會被公司主管看重。
退伍後我就加入新光人壽,至今已三十四年。已故的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在面談新人時,對我說「逢甲的學生雖然不是頂尖的,但是很肯拚。」這句話對我影響很深,公司那麼多優秀員工,如果自己不拚一點,哪有機會出人頭地。
其實,學校的排名再好也不過讀四年,出了社會要學的東西更多,後天努力,腳踏實地最重要。
接任總經理之後,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蔡:新光人壽的總資產超過一.五兆元、保戶逾七百萬人,負有很大的社會責任。但壽險業在早期利率環境好的時候,賣了太多高預定利率的保單,以至於現在面臨龐大的負利差,這是國內壽險公司的歷史共業,如果沒有處理好,將會威脅公司生存。
保險是一個很好的制度,我常和業務同仁說,「保戶會感謝你,絕對不是因為賺到高利率,而是在危難的時候獲得保險理賠。」讓國人都能享受到保險保障的好處,是我最大的心願。
陳:產險業至今仍有低價競爭的情形,贏了面子卻輸了裡子,實在沒有意義。我的目標是將兆豐產險的每股稅後純益(EPS)從目前的○.七元推升到一元以上,以及把公司的品牌知名度打出來,並且盡量為社會多做點事。例如推動微型保險,以及透過主動支付保險金來關懷保戶。
海外布局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策略,面對全球保險市場,台灣的競爭優勢與劣勢為何?
陳:我在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IAIS)擔任志工十多年,對於台灣國際化人才不足感到很憂心。今年台灣主辦IAIS年會,包括金管會黃天牧、王儷玲等二位副主委都有上台發言,這是台灣提升國際能見度很重要的一步,但整體來看,政府及產業界的國際化腳步仍然太慢。
蔡:這幾年保險公司都往大陸跑,我也曾被派駐到北京負責子公司的籌備事宜。我的觀察是,保險是人的產業,必須融入當地的文化和生活,如果只是想要投入資金,把台灣的銷售經驗原封不動的輸出到其他國家,這樣的做法是行不通的。無論去中國大陸、還是去越南發展,現在很多壽險公司都碰到同樣的問題。
國內保險公司現在還在摸索海外市場的經營模式,未來的策略仍有可能會做改變,我不諱言,台灣的保險業想要在國際上立足,還有相當大的努力空間。
二位總經理的管理哲學為何?如何在親力親為與權力下放之間取得平衡?
蔡:我很重視「合規共好」的管理原則,也就是在符合規定的前提下,盡量創造雙贏,如果只有自己得到好處,很容易引起對方的怨念,累積到最後就會造成反撲。唯有當對方也得到好處時,才能為自己創造最大的利益,公司業務也才得以順利推動。
員工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但我幾乎不罵人,只要求紮紮實實的檢討,避免下次再犯。罵人沒有意義,如果他做得比你好,今天就不會當你的部屬了。
陳:職場沒有生氣的條件,一旦生了氣,就會在對方腦海烙印一輩子。我的個性比較樂觀,因此工作三十多年從沒發過脾氣。
管理是一門學問,但不脫離四大循環,包括掌握環境(Environment)、訂定策略(Strategy)、組織分工(Structure)、績效評核(Performance),只要做好這幾個步驟,管理上就會比較得心應手。
二位有哪些興趣?對工作及生活的影響是什麼?
蔡:我從大學就很喜歡下圍棋,以前有室友可以切磋,現在則是上網和其他玩家對奕,只要棋局一開,常常玩到廢寢忘食。
一盤棋要下得好,事前的布局很重要,如果沒有做好這個步驟,讓對方抓到進攻機會,你就得花很多的力氣來防守。工作也是如此,人事、業務如果沒有做好規劃,後面就要用加倍的時間來收拾殘局。
此外,圍棋有十個口訣,像是「不得貪勝」、「逢危需棄」、「捨小救大」,以及「入界宜緩」,在面對工作以及商場競爭時,都相當受用。
陳:讀書、買書是我最大的興趣,閱讀可以吸取他人經驗,增進個人智慧,我從這當中得到很大的喜悅。儘管家裡的書已經多到沒有擺放的空間,太太也常常叫我不要再買,但我相信「積書勝金」,喜愛閱讀才是一輩子的寶藏。
二位在保險業工作三十多年,如何看待目前的就業環境?大學畢業生如何打破起薪只有二十二K的窘境?
陳:現在的工作環境不像以前單純,年輕人在踏入職場之前就要培養多項技能,像是語言、電腦、專業知識,還要良有好的EQ(情緒智商),唯有在就業戰場上先增加自我的硬實力和軟實力,才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另外我也建議年輕人,工作不要換來換去,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堅持下去,並且不斷充實自我,裝備好自己,加強自身條件,才能棄絕二十二K。
蔡:我很關心台灣人薪水倒退十五年這件事,早期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就有三萬多元,現在反而比以前下降,這不光是年輕人的問題,而是台灣有許多產業在這十多年來,只追求眼前的利益,卻沒有創造額外價值的緣故。
和其他產業相比,壽險公司的待遇算是比較好的,以新光人壽來說,大學畢業生起薪三.二萬元,研究所畢業三.八萬元。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新進人員的薪水確實不比以前來得高。壽險公司必須減少類定存保單的銷售比重,透過保障型商品創造更多獲利,從業人員的薪水才有調升的空間。
請二位分享自己的座右銘,以及保險理財規劃?
陳:證嚴法師說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當中,耳根最利,可見「好話多說,是非不談」的重要性。職場上要盡量結善緣,我相信「愈感謝,喜樂愈多;愈讚美,祝福愈大」,保持正面積極,就能享有豐富的人生。
至於錢的事情我都交給太太去管,只知道該買的保險我都有買,將來每月還有公務員的退休俸可領,退休生活已有基本的保障。
蔡:「要做一個良心的企業」是我常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話。經營者現在做的任何決策,都會影響後人對你的評價。如果只追求眼前的利益,將來有一天都必須還回去。經營壽險事業要把眼光放遠,腳踏實地的做,才能創造長期穩健的獲利,並且對社會有所貢獻。
學精算的人很少在買保險,因為怎麼算都划不來,只有我例外,不但為自己買了一堆保單,也鼓勵員工投保。以前定存利率超過十%的時候,很多人看不上預定利率六%的養老保險,但人算不如天算,隨著利率下滑到現在的一點多趴,早期有買儲蓄險的人,應該都很慶幸自己當初的決定。
編輯推薦 | ||
財產保險 工程氣爆炸死員工 雇主意外責任險有保障日前中油楠梓廠內的中殼公司(中油與殼牌轉投資公司),委託全台灣金屬科技公司進行拆除脫蠟機作業時,疑似... | 市場訊息 三商美邦人壽:妥善規劃 抗癌有保障 守護客戶一生的承諾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飲食精緻化再加上各項環境汙染層出不窮,導致健康力嚴重透支,致癌因子更是悄悄累積。... | 市場動態 AI幫你保單健診 火象星座接受度最高!AI幫你保單健診 火象大喊我願意
保險科技的範疇廣泛,舉凡大數據、區塊鏈、AI、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