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投資理財
微利時代的投資思維
文/許派一(投顧公司協理) | 2003.03.01 (月刊)

目前台灣整體經濟轉趨疲弱,各銀行為消化多餘頭寸,紛紛調降存款利率,多數銀行活存利率降至○‧三%以下,一年期定存利率約一‧六%,債券市場十年期年債殖利率更跌破一‧八%,凡此種種現狀均顯示台灣已進入微利時代,如果央行持續目前的外匯操作方式,則一年內新台幣利率至少會再降○‧五個百分點,真正邁入零利率階段。在這趨勢下如何規劃新的投資策略,儼然成為投資大眾的熱門話題。

資產配置「成成」分明

羊年總體經濟環境雖然預期將較馬年緩步復甦,但因微利時代的來臨,投資人對未來財富的增值期望也應向下修正,報酬率如能獲得定存的二倍到三倍就應該滿足,因此投資人資產配置應以穩健規劃為宜。原則上,固定收益的投資工具相較股票投資與衍生性金融商品風險為低,適合做為穩健投資的資產配置,並發揮保本的效益。建議在每年二十七萬元免稅額的前提下配置三成的定存,五成具收益免稅與較高收益的債券型基金,其餘兩成可以考慮平衡式基金。至於積極型投資人則以投資股票型基金為主,債券型基金為輔,若能以整體表現較佳的投信公司旗下基金為挑選原則,通常就能為資產創造加分的效果。

債券型基金仍是收益率最高的固定收益工具

在固定收益工具方面,一般國內債券型基金在平衡風險與報酬的雙重考量下,進行債券投資組合規劃與風險控管,一方面維持穩定收益,一方面達成風險控管的目標,是資產配置不可或缺的選擇。債券型基金雖因課稅而影響實質收益率,但平均稅後收益率仍可維持二‧二五%左右,還是目前收益率最高的固定收益工具,因此,建議至少佔整體資產配置的三成以上。

高利率的銀行並不是不能存

其次在定存方面,金融市場已經出現壁壘分明的高、低利率兩大銀行族群,利差超過一個百分點,絕對利差數字甚至逾二倍。據了解,利率偏高的銀行,多數為曾發生經營問題,或者擠兌風波的銀行,雖然在利率調降風潮中,這些業者也曾跟進調降存款利率,不過,這些存款利率高於其他同業銀行所面對的問題,並非資金浮濫不知如何去化解的困境,而是面臨存款戶不斷流失的窘境,業者只好忍痛付出較高的資金成本,這種差異正好凸顯出當前銀行存款利率的高低,和經營績效良窳存有反相關的有趣現象。其實高利率的銀行並不是不能往來,只不過要考量風險的因素,存款比率最好維持在一成或一百萬元以下為宜。

亞洲股市可作為海外投資首選

最後,在全球化時代來臨與新台幣匯率趨貶下,投資人應考慮海外資產的配置,在分散風險的同時又能兼顧穩健收益的目標,投資比重可佔資產二到三成,標的則以經濟成長最高的亞洲股市為投資首選,其中台灣股市今年比韓國股市更具潛力,這是因為有中國市場作後盾所致;此外,如果企業產業前景不錯的話,那麼高配息的股票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在選擇海外基金時,須額外留意匯兌風險,並以持有不同幣別資產的角度來規劃。

微利時代投資四大原則

總結微利時代的投資思維可以歸納成四點原則,第一是風險控制優先,保本意識抬頭,盡量規避風險的發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降低風險資產的比率以及減少與經營風險較高的企業彼此往來的頻率。第二是調整投資報酬的期望,因為低風險就不該期望高獲利,雖然「災難投資法」是風險最低但報酬最高的策略,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精準掌握投資時點與資金配置。第三是抱持「斤斤計較、唯利是圖」的態度,包括各種手續費、規費以及可能衍生出來的稅賦都必須仔細精算,才能得到正確的報酬。第四點保持資產適度的流動性或變現能力,有些強調高收益的投資工具通常會附帶較長的閉鎖期,進而犧牲掉資產的變現性與投資人的資金調度,因此在考慮資產報酬的同時,除投資風險外,維持資產適度的流通性也是必須列入考量的重點。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電視座談預告>最新療法 延緩癌症疼痛
癌症時鐘加速,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平均每5分26秒、每233人就有一人確診癌症。現代人罹癌風險大增,...
財經時勢
疫情後產險業如何歸零重啟?簡仲明提3要點
防疫險天價理賠風暴,讓所有人上了一堂價值逾2,000億元的課,不僅造成保障市場的高度震撼,也「震」掉...
財經時勢
【專欄】會說話的眼睛
前幾天看到一隻狗倉皇失措地從巷子跑到路口,左顧右盼之後,從路口又跑回巷子的另外一端,就這樣不停地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