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買保險,真的可以節稅?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曾說,「人的一生永遠逃不掉的兩件事,就是死亡跟繳稅」。
死亡,是人生劃下休止符的那一剎那;但繳稅,卻是人一輩子都在面對的義務。自古至今,如何合法節稅,始終是每位納稅人關注的重要議題。
十七世紀時期,歐洲政府曾向民眾課徵「窗戶稅」,因為政府認為「享受陽光」也是一種權利,在那個年代,房子窗戶的多寡是判斷屋主財力的象徵,卻也因為政府徵稅,讓許多民眾乾脆把窗戶封起來,甚至蓋出許多幾乎沒有窗戶的房子,以求節稅。可見,徵稅是國家維持運作的必然需求,但合理的稅務規劃,顯然也是人民的渴求目標。
隨著經濟發展,各種金融工具問世,用來「轉嫁風險,提供保障」的保險商品,也成為當代社會民眾合法節稅的重要管道。保險既能分散風險,更能保全資產、傳承財富,如何合法透過保單,獲得最大節稅效益,並將資產完整傳承給心愛的家人,是所有人都應該重視的事。
遺贈稅收增加的兩大因素
2022年遺贈稅收創新高,北區國稅局局長蔡碧珍分析除了去年死亡人數比前年多出二萬多人外、近幾年台灣經濟發展良好,許多長者因而累積不少財富,尤其在股票與房地產的價值更是大幅增長,去年公告的土地現值全國平均就調升了二.五%。
「全國的財富是持續累積的,除了國人重視儲蓄外,在總體經濟發展下,股市、房屋或土地的價值也都持續增長,因此遺贈稅收持續上升是一種趨勢。」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洪連盛說,「稅率提高也是原因之一,在二○○九年到二○一七年期間,我國遺贈稅率採單一稅率十%,二○一七年之後,遺贈稅稅率改採十%、十五%及二十%累進稅率,這也是使得遺贈稅收增加的原因」。
《現代保險》雜誌發行人林麗銖則補充表示,國人觀念改變,在生前就啟動資產傳承計劃,也是贈與稅稅收較往年增加的原因。「根據一項調查,六十八%受訪者對財富交接事宜感到擔心,七十二%表示公平分配資產是一個挑戰。因此有些人為了要在生前做好財產分配,寧願多繳一些稅。」
資產傳承要思考的兩件事
當財富逐漸累積到一定程度後,許多人會開始思考資產傳承的問題,太早給子女怕年老沒人養,死後留又擔心遺產稅的問題。
民眾若想提早規劃資產傳承,洪連盛表示,要思考兩個點,一個是時間點,到底要生前送或死後給,留到死後若遺產多可能適用較高的稅率,若生前送對財產就失去控制力,子孫是否會不肖,也是要思考的問題。另一個要思考的則是使用什麼工具。
在資產傳承的工具中,被普遍使用的就是不動產,「贈與一千萬現金要繳十%的稅,但贈與一千萬不動產,公告價值可能才三百萬,稅只要三十萬。不過小心有房地合一稅這隻黃雀在後,若子女在受贈兩年內把房產賣掉,會被課高達四十五%的稅。」
洪連盛接著說,「保險也是很好的工具之一,因為身故保險給付依法是免稅的,不過後來法令修改,規定九十五年之後所買的壽險保單的死亡給付,每一戶超過三三三○萬就要計入最低稅負計算所得稅。但總歸來說,保險還是有一定的節稅功能。」
更多精彩文章,都在413+414期現代保險雜誌!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華南產險:太魯閣號事件 啟動理賠快速下款服務本(4)月2日上午台鐵於花蓮發生太魯閣號列車408車次撞上滑落工程車的重大事故,該事故共造成50人死... | 市場訊息 遠雄人壽:綠色保單 榮獲ISO 14067碳足跡國際標準認證遠雄人壽重視氣候變遷議題,積極落實低碳營運,除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及ISO 14064... | 調查&排名 最受推崇的產險公司排行榜企業的創立本身就是一種風險,在成長到壯大的過程,難免因為各種天災人禍而遭受大大小小的損失,有的企業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