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出刊精選】最佳保險公司 消費者、科班生與教授視角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3.01.03 (新聞)

《現代保險》雜誌1989年創刊,觀察台灣保險業超過半甲子,內容除了報導保險市場的重要新聞新知、探討保險相關事件、傳遞正確保險知識、提供主管機關建言之外,最特別的是早在近30年前即首創「全國性消費者保險購買行為與最佳壽險公司調查」、頒發【保險品質獎】,提供民眾投保時最客觀的參考指標,以及之後陸續舉辦的【保險龍鳳獎】、【保險信望愛獎】。每一個獎項都超過20年,分別從消費者視角、金融保險科班生視角、相關科系教授視角,評選出最佳保險公司。

「一本好的專業雜誌除了傳遞正確知識之外,也兼負忠實記錄產業成長軌跡的責任。」《現代保險》雜誌創辦人黃秀玲說。

「1989年《現代保險》雜誌創刊時,台灣壽險保費收入僅1,248億元,2021年已接近3兆元,32年間成長23.8倍,投保率則從27.21%增加到264.81%。在保險大爆發的半甲子,《現代保險》恭逢其盛,也忠實記載、探討其間的市場、法令、消費者行為變化。」黃秀玲說,以壽險業如今已突破30兆元的總資產為例,「當時則僅3,400億元,能夠讓保險業的資產規模在30年間以將近百倍的速度暴增,商品設計與行銷策略都是功臣,《現代保險》對商品、保險公司消長與市場變化也持續深入觀察、報導與探討。」

除了這些之外,「最重要的是,消費者想要投保或想加入保險業時,需要一個客觀的指標。」黃秀玲從1972年進入淡江大學保險系就讀便與保險結下不解之緣,研究所畢業進入保險公司服務,隨即在淡江大學任教及至創辦《現代保險》迄今已經過半世紀,她深知客觀指標對民眾的重要性,尤其保險這種無形商品。

台灣保險市場的產、壽險公司一直維持在各有20幾家的規模,但是民眾能說得出名字的沒幾家,而消費者說得出名稱的,不是因為有親友或認識的業務員在該公司任職,就是在廣告上看過。迄今保險仍是賣方市場,民眾大多在親友或前來招攬的業務員之間選擇,包括業務員本身、投保的公司、商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能否遇到最佳業務、最佳公司多少得靠運氣。

【保險品質獎】保險使用者認證的榮耀

1993年《現代保險》開始委託市調公司針對不特定民眾執行一項一對一的面訪。「這項調查忠實反應民眾對各保險公司的業務員、服務、理賠的評價,對照壽險市場近半甲子的變化,『最值得推薦的壽險公司』這個綜合指標,在這段期間確實反應各保險公司的興衰,甚至成為一家公司經營狀況即將往上或往下發展的先行指標。」(延伸閱讀:十年榮耀 全國最佳壽險公司

在壽險調查執行之後不久,黃秀玲說,「我們希望像壽險指標一樣,提供民眾選擇產險公司的指標,但產險除強制車險外,各險種的投保率不高,有理賠經驗的更少,以全民為對象的調查結果恐怕無法忠實反應實際狀況。」2001年《現代保險》以天下雜誌每年公布的一千大製造業為調查對象,展開「千大企業產險購買行為及滿意度調查」,連續21回,富邦產險年年在各大指標大幅領先同業,「完全呼應該公司在產險業迄今無可動搖的龍頭地位」,黃秀玲說,「未來是否有哪一家產險公司可以突破富邦障礙,大家都在看。」(延伸閱讀:十年榮耀 全國最佳產險公司

【保險龍鳳獎】保險科班生最嚮往的公司

黃秀玲與《現代保險》發行人林麗銖這對師生檔同時都是淡江大學保險系所的教授,自然很重視科班生對保險業的看法。黃秀玲了解,若能匯集科班生對保險工作的看法與對產、壽險公司的印象,對未來每一屆學弟妹都是很好的就業參考指標,對保險公司的增員策略也有一定的幫助。

1994年《現代保險》開始以全國設有金融保險相關科系的應屆畢業生為調查對象,透過各系所辦公室與教授協助發放與回收「畢業生就業意願與畢業生最嚮往的金融保險業」問卷,2012年《現代保險》正式舉辦頒獎典禮,頒發【保險龍鳳獎】獎座,公開表揚名列前茅的產、壽險公司。(延伸閱讀:金融保險科班生最嚮往的金控保險業 十年金牌

【保險信望愛獎】保險業最高榮耀

論起頒獎,保險業可謂大大小小頒獎不斷,走進各大小通訊處,表揚績優者的獎牌獎座獎杯無所不在,黃秀玲說,「業績表現固然重要,但是否績優未必是消費者選擇業務員的重要參考,業務員本身的專業、誠信、態度更重要,但我們認為民眾更應該了解一家公司在教育訓練、專業、社會責任等的投入與績效。」

量的表現直接又明確,但是質的評估則非賴客觀的專家不可。1999年《現代保險》正式舉辦【保險信望愛獎】,以「不以業績論英雄,只求保險真善美」為訴求,針對保險專業、教育貢獻、整合傳播、商品、社會責任等,分別設定評鑑項目與標準,由保險公司、從業人員檢附必要資料報名參加,包括書審、複審都由教授負責,部分獎項甚至由參與教授組隊親赴保險公司參訪或聽取簡報,個人類則入圍者還必須經過面試。

近年來參與評審與協辦的大學已超過40所,每一年盛大舉辦的【保險信望愛獎】典禮,參與者超過3千人,在舉辦後第二年就獲得「保險業的奧斯卡」美譽,成為每一年保險業的最大盛事。(延伸閱讀:保險業最高榮耀 十年桂冠

 

更多完整精彩完整文章,都在已出刊的1+2月號《現代保險》雜誌!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疫情後趨保守 產險資金運用率下降
今(2020)年上半年產險業資金運用總額為2,806億元,資金運用率為80.94%,較2019年年底...
市場訊息
華南銀行:開放個人信貸線上對保最低利率1.58%起
當傳統銀行面臨新世代數位化的巨大衝擊,為適應時代潮流華南銀行不斷積極提升數位化服務,提供民眾更便利的...
財經時勢
2月號現代保險雜誌 精彩內容~一次認識金融保險界17位關鍵女性
●金融監理機關 四大局處掌門人都是女性 2019年,金管會保險局局長施瓊華上任,開啟「金融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