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保戶必看!你的保險公司經營穩定嗎?2大指標 這樣解讀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2.12.20 (新聞)

疫情黑天鵝的突擊,讓保險業躍上新聞版面的次數,創下近幾年來最頻繁的一回。消費者從「你有沒有買防疫險?」到「確診有沒有領到理賠?」隨著疫情流感化,病毒風險入侵日常生活,也讓保險,成為今年討論度最高的話題之一。

如今,關於保險的話題,已經從防疫險的投保、理賠,進展到「你的保險公司經營穩定嗎?」而在新聞報導中,最常被用來「嚇人」的指標之一,就是淨值和淨值比。但是,這究竟是媒體危言聳聽,還是對保險市場的危機示警?作為保險消費者,你不能不知道!

簡單來說,「淨值」是「資產」扣掉「負債」,「淨值比」則是「淨值」除以「資產」(扣除分離帳戶後的資產)的百分比。金管會規定,保險公司的淨值比,必須高於3%,才算過關。

然而,不論淨值或淨值比,都和資產及負債的「價值」變動有直接關係。尤其壽險業有約6成海外資產,而利率更牽動海外投資的價值衡量,全球通膨、美國升息、公債殖利率飆升等,都會直接衝擊到壽險公司的淨值或淨值比。

換句話說,淨值反映的是壽險公司相對「短期」的財務狀況,雖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別忘了壽險業承保的大多是長年期保單,短期的淨值壓力,並不會直接衝擊到業者對客戶(保戶)長年的清償能力;以長年期保單來說,「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理賠給付」的可能性,也是非常非常低。

面對「壽險公司淨值慘跌」的報導,保戶可以關心,但不必過度擔心。學者認為,相較於短期可能受市場波動影響的淨值,「資本適足率RBC」反而較能反映壽險公司「長期」財務體質的指標。

資本適足率RBC的計算方式常複雜,但簡單來說,RBC可以反映一家保險公司,是否具備足夠的自有資本,來承擔投資、利率、承保等各種風險。現行規定,RBC必須高於200%才符合資本適足的標準。

儘管淨值比具有計算簡單、對市場高敏感等優點,但當市場環境動盪、利率快速且異常波動時,淨值比就會隨之產生劇烈變動。從公開數據中不難發現,淨值比低於3%、但RBC超過200%標準的壽險公司,並不在少數。

因此,學者認為,就保戶的角度而言,RBC比較適合作為瞭解壽險公司財務體質、檢視清償能力的長期指標,而淨值比則是檢視業者對金融市場波動的預警及抵禦能力的短期指標,兩者綜合判斷,才能更準確掌握保險公司的財務體質。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壽險公司綜合損益 只有這五家真正賺錢!
2018年第三季綜合損益是「正」數的5家壽險公司,分別是保德信、康健、法巴、...
市場訊息
南山產物:正式成為南山人壽子公司 從客戶角度出發推出創新商品
南山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今(1)日正式成為南山人壽子公司,結合母公司南山人壽豐沛資源,從客戶角度出發...
市場訊息
理賠延宕 懲罰性利息有望倍增
近來多起保險理賠爭議引起社會譁然,立院今(30)日將審查保險法修正案,在要保人、被保人繳齊相關文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