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公平待客 保險業如何友善服務高齡弱勢
文/邱建文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2.12.05 (新聞)

隨著高齡化浪潮來襲,高齡者被金融剝削、消費詐欺時有所聞,111年十月一日頒佈的「保險業金融友善服務準則」,針對高齡者和身心障礙者二大族群,再多一層權益保護和關懷措施,針對商品設計、招攬、核保、理賠、續期保費繳交和客服等作業流程等,提出改善準則,以利保險從業人員遵循。

其實,金管會很早就推動《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但誠如臺銀人壽法令遵循室法遵長何修蘭所說,由於高齡者和身心障礙者屬於弱勢族群,必須比一般金融消費者投入更多責任和關注,特別是在過去的承保條件,六十五歲以上高齡者和身心障礙者,多有體況問題或財務狀況而無法買到保險,因此再推動「友善服務準則」,提供公平合理的對待,達成世界銀行所定義的「普惠金融」境界。

臺銀人壽副總經理劉啟聖也指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有關高齡化的爭議案件統計,保險業占整體金融業的四三%~四六%,幾近一半,因而特別加設風險告知的層層關卡。以第一步的招攬服務而言,「業務員必須先弄清楚高齡化商品的定義」,因此金管會規定,一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必須完成兩小時的訓練課程,且經過登錄認證後,才能進行招攬。

第二步則是要保文件,招攬時必須充分了解客戶,增寫一份「高齡投保評估量表」,包括婚姻、健康、保險和投資理財的經驗調查,以及有關認知能力的身心靈狀況等,皆應加以評核。

劉啟聖不諱言,若和去銀行就能買到保險的簡便手續相較,此一新增措施不免擾民,「但現在的銀行主推二十年期壽險,最高只能賣到五十五歲,並未考慮到六十五歲以上高齡者,其中原因就在於屆臨退休的財務考量,擔心無法持續繳付保費。」

他再以近兩年熱賣的投資型商品為例,一一○年股市和不動產的投資績效良好,未料隔年遇上景氣下滑,使得變額萬能保險和變額年金保險都停止撥回現金流,或帳戶價值下跌,使客戶權益受損,「特別是高齡者,若已退休而無現金流入,馬上面臨生活壓力,財務損失對未來也造成極大的經濟恐慌。」
  
「金融情勢的變化,加上精算計價模式的複雜性,都使招攬人員在銷售時無法一次解釋清楚。」也因此,增訂法規多一道評量表,藉以加強對高齡客戶的認識,包括婚姻狀況和財務結構,也確保高齡者認知保單的特性和潛在風險。

「不只是高齡客戶本身,保險公司研發設計商品也要先評估對高齡者的適合度、不利因素或潛在影響,而不是所有保險商品都要做評量表,否則容易落入年齡歧視的抱怨。」臺銀人壽契約行政部科長徐玉秀說,像小額終老保險、傳統型的壽險和醫療險等,因具保障性質而毋須填表評估;但利率變動型保單的設計複雜、給付項目多元,高齡者不易理解,就要填寫評量表。

也因此,她向高齡者提出四個「千萬」建議,一是千萬要抱持耐心聽取說明,以了解是否符合需求;二千萬不要不懂裝懂,有疑問就要提出;三千萬別只關注報酬而忽略風險;四千萬不要輕易被說服,若過度信賴理專反而影響自己的評估能力。


主持人:現代保險健康理財傳媒創辦人​ 黃秀玲教授

來賓:
臺銀人壽保險公司 副總經理 劉啟聖
臺銀人壽保險公司 法令遵循室 法遵長 何修蘭
臺銀人壽保險公司 契約行政部 科長 徐玉秀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等吃、等睡、等死 「三等」老人的焦慮
有人說每個人一生都會經過兩次嬰幼兒期,一次是出生之後,一次則在年老之時。第一次靠父母,另一次就得靠自...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攜手台南市警察局成功阻詐 落實公平待客 多管齊下 建構全民識詐防護網
因應金融保險詐騙層出不窮,新光人壽長期落實內部教育訓練,以深化員工識詐意識與能力。近期,新壽臨櫃就有...
市場訊息
臺灣銀行:公益傳愛 捐贈樂器 多元學習 助身心靈健康成長
臺灣銀行踐履企業社會責任,又增添一頁溫馨而和諧的篇章。該行董事長呂桔誠特別選在7月1日周末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