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保險當然不是有保就好,要不然就不會有孤兒保險、無法獲得理賠等「買錯險」的情況出現。同樣的,保險健診也不是每隔一陣子檢視一下投保狀況就可以,尤其如果過程或動機錯誤,更不可能產生正確的結果。
保險健診也有風險 保險健診其實也存在一些風險!
就拿保險健診「DIY」為例,如果消費者本身對壽險市場上的各種保險商品不夠熟悉,也不清楚自己的保險需求,「DIY」自行辦理保險健診,就如同自己看書開藥方,如何確保「藥到病除」?至於透過業務員或保險顧問,當然也要面臨對方「醫術」好不好的問題。
但不可否認的是,有健診總比沒有好。因為經過適當的保險健診,至少比較能夠避免發生「保錯險」、買來一堆用不到的保單這些狀況。
應該量力而為:
保險健診結果是否值得信任,並沒有一定的標準,畢竟每個人對需求的認知、金錢的安排不同,應該量力而為,重視保險需求的順序安排及整體預算的控制,並且必須避免有保單「賣得多、即將停售、賠的多、高保費」,就一定好的錯誤想法。
10大提醒
那麼,如何讓保險健診發揮應有的功效呢?
本刊特別綜合國華、國泰、中國、三商美邦、新光、國際紐約、保德信及台灣等多家壽險業者的看法,歸納出10大提醒,供讀者參考:
- 保險健診不是萬靈丹
雖然每家業者的保險健診系統,基本上都可適用不同公司的保單,但每家業者的項目、定義不同,尤其一些年代久遠的保單,因為條款定義未必齊全,在判斷上可能會些微影響保險健診的成效。另外,不同的保險健診管道的客觀性,難免也會有所不同,消費者在使用時,應該再檢視保單的契約條款,是否與保險健診展現的結果符合。
- 避免輸入錯誤的資料:
「DIY」保險健診須由消費者逐筆輸入資料,在不熟悉商品與專業術語的情況下,容易發生錯誤或疏漏,可藉由業務員的協助,才能得到專業、完整、客觀的評估結果。如果透過業務員或保險顧問,也應誠實告知目前的保障規劃及財務狀況等資料,才能充分了解保障缺口。
- 善用增額及轉換機制
隨著經濟能力與生涯需求不同,保戶應善用保單增額及轉換的機制,比如保險公司通常會提供保戶每幾年或在結婚、生子時,可以無條件選擇提高保額的優惠,或者可以將年輕時投保的定期壽險變更成儲蓄性保險或終身壽險等。但因各公司或險種的權利與條件未必相同,保戶應詳視保險契約,並與業務員討論,以便用較低的成本,獲得較高的保障,不必花更高的保費買新保單。
- 應以實際需求為依據:
保險健診應定期以個人或家庭的實際狀況為依據,才能歸納並忠實反映實際需求,所以只要需求有變動,就應該適時進行保險健診。但對家庭成員、家族病史、個人職業等因素,由於保險健診無法充分考量,因此,還應該搭配完整的生涯規劃,納入家庭成員,依自身能力定期檢視調整保障內容等方式,才能獲得最好的效果,不宜盲目聽從別人的意見。
- 注意個人隱私的保護:
如果不是信得過的業務員或保險公司,應留意避免洩露個人機密資料,包括使用線上健診系統亦然,最好避免使用真實身分,避免留下太詳細的個人資料,如身分證字號等。
- 不是每人都適合DIY:
久病未必能夠成良醫,同樣的,保險健診有時需要專業的分析,尤其是比較複雜的狀況,因此DIY未必適用於每個人。經由業務員協助保險健診,或許可更深入了解目前的保障缺口與建議。但應避免業務員沒有通盤考量,僅對本身所提供商品作保險規劃的情形出現。
- 留意應加費或減費:
在投保傷害險時,可能因為職業等因素,被保險公司收取較高的保費,或在保單中附加相關批註,但如果情況改變,比如由外勤轉為內勤,可留意保單條款有無相關規定,爭取取消加費的批註。但若是內勤轉為外勤等情況,即使可能因此增加保費,也要記得通知保險公司,以免發生事故,所能獲得的賠償金額被縮減,甚至被拒絕理賠。
- 不要輕易解約:
所有保單除了成本外,都含有相關的費用,因此投保後解約一般不是對保戶最有利的選擇。若保單真的不符合需要,保戶可以選擇不再繳費,將原保單變更為定期險的「展延定期」或原保額縮短的「減額繳清」等方式處理。尤其申請過理賠的保單,更不應該隨意解約,因為如果要投保新保單,已發生的疾病等事故,反而可能成為新保單批註、加費、拒保的原因。
- 應該量力而為:
保險健診結果是否值得信任,並沒有一定的標準,畢竟每個人對需求的認知、金錢的安排不同,應該量力而為,重視保險需求的順序安排及整體預算的控制,並且必須避免有保單「賣得多、即將停售、賠的多、高保費」,就一定好的錯誤想法。
- 無法解答划不划算問題:
保險健診的主要目的是在檢視保戶原有保險規劃,在死殘保障、醫療品質及儲蓄理財上,是否切合需求,以便在使用太多的成本支付保費,卻無法滿足保障需求的情況下,可以適時調整,保險健診無法解答保單是否划算的問題。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三商美邦人壽:財神隨歲至 三商美邦人壽陪您規劃喜迎珠天狗驅寒盡,寶豬帶暖春;過年將至,揮別2018又將邁入嶄新的一年,辛勤的上班族最引頸期盼的莫過於調薪... | 財經時勢 微電車「未掛牌、投保」2年緩衝期不開罰 但肇事賠償得自掏腰包俗稱「電動自行車」的微型電動二輪車(簡稱微電車)新制11月30日起實施,正式納入監理牌照管理,需「掛... | 市場訊息 華南金控:FinTech超人體驗營 激盪學生創意
華南金控於10月29日(日)舉辦FinTech超人體驗營北部場,找來英國知名區塊鏈公司Blo... |